1 / 6
文档名称:

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实施技术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实施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lfh2233102 2012/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实施技术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及实施技术研究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国营296厂张根保周勇蔡韬
引言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个异常复杂的大系统,它涉及到技术系统(CAD/CAE/CAPP/CAM/PDM)、制造系统(DNC/FMC/FMS等)和管理系统(ERP、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巨资,尽管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失败的案例也非常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高的失败率造成很多企业领导对实施信息化都有“不搞不行,但却不敢搞”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推进。针对企业实施信息化中无章可循,没有相关标准的客观现实,本文作者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概念。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并描述了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系统结构。在本文中将重点讨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实施技术。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它强调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务,以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的目的。为了适应系统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管理体系采用了戴明模型,即按照PDCA循环思想,通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控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在图1中,置于中间的椭圆代表了信息化管理体系,左侧表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出发点和要求,右侧表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由图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由策划(P)、实施与运行(D)、检查与纠正(C)、过程改进(A)组成,这四个阶段按箭头指示的顺序流转。
策划(P)活动包括编写体系文件,落实相关资源,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与权限等,其输出为体系文件;实施与运行(D)是策划方案的执行与贯彻,即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办事,并加以监控;检查与纠正(C)是对实施效果的检查确认,识别出现的问题,制定纠正措施;过程改进(A)是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是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改进。通过PDCA循环,使信息化管理体系呈不断螺旋上升的态势,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为了使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建立标准机制,改“人治”为“法治”,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信息化建设的行为。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技术性强的特点,运行信息化管理体系也离不开知识库的建设。通过知识库对企业信息化领域的理论知识、事实数据以及经验教训等进行存储、组织和管理,有利于企业寻求最佳的信息化建设方案、识别风险,促进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改进。标准机制和知识库共同为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3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技术
根据对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施也是由体系策划、体系运行、体系评价和体系改进四大步骤构成。下面针对这四大步骤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企业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该组织机构和各成员职责,并由企业领导牵头,组织信息化管理机构和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对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图2给出了体系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信息化管理体系过程识别、建立体系总体结构和编制体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