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对鹤岗市稻米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鹤岗市稻米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8/22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鹤岗市稻米产业发展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鹤岗市稻米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鹤岗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稻产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鹤岗市把加快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之一,稻米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兴起。目前鹤岗市已拥有四个稻米行业全国驰名商标,2013年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稻米加工强市,稻米产业成为鹤岗市除煤炭产业以外最大的新兴产业,在鹤岗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鹤岗市稻米产业发展至今,也面临着发展难题,大多数企业都在做初级加工,只有少数企业精深产品加工做的好,难以形成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因此必须加快调整步伐,解决发展难题,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鹤岗经济发展。
关键词:稻米;鹤岗;发展
鹤岗市地处三江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版块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稻产区。地域优势为米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鹤岗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煤炭工业基地,在城市创新转型之际,鹤岗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了打造绿色北方米都的构想,使米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稻米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其技术水平处于全省先进行列,2013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稻米加工强市,拥有四个全国驰名商标。稻米产业成为鹤岗市除煤炭产业以外最大的新兴产业,在鹤岗市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鹤岗市稻米产业发展至今,也面临着发展难题,大多数企业都在做初级加工,只有少数企业精深产品加工做的好,难以形成规模,发挥规模效益。因此必须加快调整步伐,解决发展难题,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鹤岗经济发展。
一、鹤岗市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鹤岗现有稻米加工企业130多户,大米生产线近300条,稻米加工总能力近600万吨,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但是,由于对稻米产业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布局和有效的管理,鹤岗市稻米产业基本上呈放任自流的发展态势,这130多户稻米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星罗棋布在鹤岗各个县区,有的甚至只有一间房子一条生产线,小型分散且重复建设,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含量低。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具备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稻米初级加工产能大量过剩,厂多稻少,导致设备利用率逐年降低,产能大量浪费,形不成规模效益。
(二)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比较严重
稻米加工企业在原料收购季节是需要大量资金的,特别是向农民征收水稻,都需要付现金,因此稻米加工企业现金需求量特别大,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资金是难以维持的。由于各自为战,单独收购原材料,导致竞争加大,原料价格一路上涨。而且近三年来,米业一直持续低迷,稻米市场稻进米退,水稻收购价逐渐提高,而卖价又不能超过国家物价限定水平,许多企业为了维持市场占有份额,坚持亏损经营,使得资金短缺更为严重。此外稻米加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而鹤岗融资渠道有限,股票与债券市场还不完善,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信贷资金。但在银行方面看来,稻米加工企业信誉不高,设备陈旧又没有相应的抵押物,银行风险很大而不愿贷款。企业为了维持再生产,只能通过民间借贷,以比同期银行利率高数倍的资金周转费用来维持运转,但成本太高,企业很难承受。由于资金短缺,大部分稻米加工企业只靠自身的少量原始积累或向民间借贷维持一般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和技术改造都受到很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