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书有感
济群国文李英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活到老,学到老。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朱熹
——朱熹
——朱熹
——朱熹
——朱熹
——朱熹
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富有哲理。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一生中共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开,
天光云影共。
鉴
徘徊
鉴:镜子开:打开
徘徊:原指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这里是来回移动的意思。
问那得清?
有源头活水来。
渠:指方塘
那得:怎么会
如许:如此这般像这样
为:因为
渠
如许
为
诗人用方塘来比喻,清澈的池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天光云影”好比。
我会思考:
人的心智
人的心智能容纳万物,辨别事理
知识、智慧、学问
“源头”比喻,“活水”比喻。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清澈,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我会思考: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
新的知识
书本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