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程总结
(25-2/19)
1. 掌握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2. 掌握数制间的转换
十进制—二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3. 掌握二进制算术运算
正数和负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转换规则,
补码的运算。
4. 常用编码
8421BCD码、余3码BCD,格雷码。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25-3/19)
1. 掌握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及复合运算的运算规则、
逻辑式、逻辑符号、真值表。
2. 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及应用。
3. 熟悉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
4. 掌握逻辑函数的几种表示方式及相互转换:
真值表,卡诺图,逻辑式,逻辑图,波形图。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25-4/19)
5. 最小项、最大项
最小项、最大项的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最小项
与真值表间关系,最小项之和式及求法。
6. 掌握逻辑函数式的变换及相应电路实现
与或式、与非-与非式的得到方法;
或与式、或非-或非示、与或非式的得到方法。
7. 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8. 掌握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9. 掌握含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25-5/19)
1. 熟悉正逻辑与负逻辑的基本概念及转换。
2. 了解二极管、TTL、 CMOS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TTL(CMOS)门电路输入端负载特性。
4. 熟悉输入端噪声容限VNH 、VNL的定义和计算。
5. 了解扇出系数、平均传输延迟时间的基本概念。
6. 掌握OC/OD门、三态门和传输门的应用。
第三章门电路
(25-6/19)
一、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逻辑图→逻辑式→真值表→功能描述
二、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注意是否有无关项,通过卡诺图圈“1”或圈“0”得相应的最简式(也可用公式法化简),再根据选用门的类型,变换成相应的逻辑式,最后由逻辑式画出逻辑图。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25-7/19)
三、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单元电路
1. 掌握编码器功能、用途及扩展。(74HC148)
2. 掌握译码器功能、用途( 译码/数据分配) 、扩展及译码器
实现组合逻辑函数。(74HC138)
3. 掌握数据选择器功能、用途、扩展及数选器实现组合逻
辑函数。(74HC153、74HC151)
4. 掌握加法器功能、用途及扩展。(74LS283)
5. 掌握数值比较器功能、用途及扩展。(74LS85)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25-8/19)
◆用译码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依题意列真值表,得逻辑式(最小项之和式);直接给出逻辑式的,先化为最小项之和式。对输出
为低电平有效的译码器,要将逻辑式转换为与非式,最后画出逻辑图。
用一个译码器可方便实现多个输出逻辑函数。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25-9/19)
◆用数选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2) n位地址端的数选器,可产生变量数不大于
n+1的组合逻辑函数。
(3) 采用逻辑式对比法。地址端作为输入端,
数据输入端可以产生第(n+1)个输入端。
(1) 实现单输出逻辑函数时, 可先考虑数选器。
熟悉竞争-冒险现象的成因、检查方法及消除方法。
四、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25-10/19)
SR锁存器
任何时间输入变化,输出均可能变化。
2. 同步触发器(电平触发器)
在CLK=1 (或0)期间,输入变化,输出均可变化。
3. 主从触发器(脉冲触发器)
JK触发器:CLK=1期间,输入变化,主触发器状态只能变化一次。输出变化只发生在下降沿。
第五章触发器
一、了解各种触发器的动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