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3篇.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3篇.doc

上传人:老狐狸 2022/10/2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3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3篇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3篇
;扣好教师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做好职业规划是新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步。特别有幸,在开启教育大门的第一时间,与xxxx学校xx教师和xxxx学校的xx校长完善邂逅,也与她们对教育的喜爱撞个满怀!耿教师和x校长将其职业进展历程娓娓道来,她们用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将其几十年的教育之路串联;也在一个个故事中,为我们升华、传递着属于她们的教育才智!
1、敬重与爱的教育观
爱是开启教育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无论是耿教师,还是x校长,从她们的眼角眉梢里,我看到了那份对教育真正的喜爱。在xx教师共享的“墨水与白衬衫”的故事中,班上最淘气捣蛋的男孩将墨水洒向了科任教师雪白的衬衫上,xx教师没有暴怒,而是严肃其事地与男孩进展了信件往来,故事的结尾是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男孩鞠了深深一躬,对以往自己对男孩的无视而赔礼。而在x校长的幸福教室里,我也同样看到,孩子们之所以能在教室里找到生命的拘束,正是由于幸福教室里浸润着x校长爱的教育观。
在她们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她们对孩子人格的敬重,不是全部人,而是每一位。无论何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当给与每一位孩子应有的爱与敬重。于我而言,他是诸多孩子中的一个,于孩子而言,我是他的唯一。教室中的每一位孩子都是带着父母全部的爱甚至家族的盼望来到我的班级,他将他的一生与将来托付于我,我将,也应当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爱每一个孩子,并敬重他的人格,是我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良知和底线。
2、查找教育生命的生长点
每一位教师,都会老去!但是,xx教师和x校长的教育生命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停滞。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她们在其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为自己找到了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在不断地为她们吸取教育的养分。阅读滋养、勤于笔耕、坚持反思——这是xx教师的生长点;在关键节点不停地做出转变——这是x校长的生长点。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教师在不断地寻求自我突破、自我成长,她们,是优秀的自我教育者。
找寻教育生命的生长点,将自己培育为一名成长型教师,是一名新手教师做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首先,以学****力引领自我进展,研读教育前沿文献,迭代更新教育理念;以思索力反观自身教学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以行动力践行教育理念,完善教师专业修养。最终,三力合一,形成教育生命生长点,让教育生命永葆青春。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2)
pbl——一场冒险的旅行
关于pbl
假如说昨日的职业规划培训是一场布满爱与情怀的舒缓前奏,那么今日的pbl则是一场节奏紧凑又激扬的乐章。烧脑、过瘾、意犹未尽——成为伙伴们培训之后口中的热词。而带给我们这样感受的,则是国内pbl领域的顶级专家——xxx教师。
x教师以工作坊的形式,运用大量真实、丰富的实践案例,带着我们体验了一场关于pbl的冒险之旅。其间,有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的传递,有随机切入的教学策略的支持,也有恰如其时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正是这样一个生成的、开放的、体验式的、沉醉式的课堂,让我再次感受到一位宏大教师和pbl的独特魅力。
1、为什么是pbl?
21世纪技能与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是美国提出的培育21世纪将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关键力量,它包括制造性和创新力量、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力量、沟通力量和合作力量。这些力量被视为美国教育革新的核心任务。而核心素养则是我国在根底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将来人才应在文化根底、自主进展、社会参加三大方面所应具备的人文底蕴、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和18项根本力量。
无论是21世纪技能还是核心素养,都指向关于人才的培育和评估的课程变革,在传统分科教学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培育需求的状况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以评估学生高阶思维品质、解决问题力量及内在个人品质为目标的pbl工程式学****则成为课程变革的优先选择。
2、什么是pbl?
一种理念,而非方法。x教师在最开头,便强调:她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教育理念,而非既定的教育方法。那么在两天学****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也是如此,pbl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设计模式和框架,而是一种给教师足够自由度与制造空间的开放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课程设计时,不生搬硬套、不自带枷锁则应成为我们运用pbl理念的“自我修养”。
问题驱动,而非教师驱动。大多数教师在初始阶段进展pbl课程设计时,不免畏手畏脚,担忧学生“超越”既定轨道,此时的pbl则因教师的“强行设计”而沦为披着pbl外衣的传统学****此时,教师应从根本转变课程设计理念,将驱动性问题抛给学生,由问题生成问题,而教师则成为脚手架,在学生需要支持和帮忙时给与相应支持,做到真正的问题驱动,而非教师驱动。
3、如何实践pbl?
大脑革命,理念先行。任何的教育行动变革均来源于教育理念的先行变革。拥有一个开放先进的教育观,对话生成的课程观,自由公平的师生观,是指导我们教育行动走到正确方向的指南针。因此,我们应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深挖pbl教育理论内涵,在课程设计中积极融入pbl课程理念。
敢于尝试,不怕犯错。x教师说,一个开放、设计良好的pbl工程式学****本身就是一场布满冒险的旅程,学生在工程探究中,有收获、也必定有失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从失败中****得下一步胜利的阅历。教师的课程设计也是如此,从一个生疏的教育理念到一个成熟的教育活动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旅程中,失败在所难免,但是换一种思维看问题,失败即是下一步胜利的开头。当我们踏上pbl的旅程,邂逅胜利,则只是时间问题。2023年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3)
正面管教之初体验
两天时间,趣味无穷,欢快无穷!正面管教,是一场海滩度假般的教育修行。
1、正面管教的理论根底
阿德勒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又超越精神分析学派主见“本我定向”的观点,将“社会文化”作为个人心理进展的定向,从而开启了个体心理学的讨论。追求卓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而人的行为又是由社会力气打算的,因此,将外在的社会力气转化为个体的内驱力,会成为个体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
正面管教则是扎根于阿德勒心理学,教师通过对学生保持高期盼值的方式,为孩子的进展赋能,从而使孩子拥有不断向上的内驱力。正面管教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方法论,同时也为我们供应了系统的教育策略和工具。
2、以正面管教解读学校教育理念
来到学校,听到最多的就是建立关系,此后又有高期盼值、成长型思维被不断提及。始终困惑这三个词语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它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是它们三个?但是在体验正面管教之后,如梦初醒,便尝试着用正面管教理念解读这三个词语背后的规律关系。(个人观点,仅作沟通)
建立连接。简·尼尔森提出正面管教的五大要素中的第一大要素便是“帮忙孩子感觉到连接”,即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个要素也正是来源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的理论分支——学校归属感。我们在每一个早晨与孩子击掌、拥抱,积极地进展家校沟通背后的理念便是在情感上与孩子“建立连接”,也正由于只有先建立连接,接下来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高期盼值。没有一个孩子不需要被鼓舞。正面管教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让孩子们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单纯嘉奖和无效表扬的被动承受者。我们通过正面鼓舞,从而对孩子提出正向期盼,通过“高期盼值”为孩子赋能,将外在的“社会文化力气”转化为孩子进展的内生动力。
成长型思维。阿德勒在其《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出核心观点“自卑感是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原动力”。我们通过培育孩子的成长型思维,鼓舞孩子克制自卑,不断突破自我限制,从而在追求卓越中最终实现自我超越。成长型思维是终身学****者必备的品质,而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培育则首先要求教师应具备成长型思维,以动态、进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的行为,并始终坚信:他会成为更好的他自己。
感谢你,送我一支如此奇妙的变奏曲,让我于慌乱与迷茫中,找寻教育的节奏,把慌乱的脚步,变为坚决的步伐。一支变奏曲,一生教育情,愿我踏着这支乐曲,且行且思,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