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认识的宇宙
1认识过程:地心说→日心说→星系
,它是物质的,运动的。天体是宇宙间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最基本的形式是:恒星和星云)
形式:,万有引力和天体永恒的动力。运动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3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目前约有1250亿个)
级别;总星系 恒星世界
银河系 其它星系
太阳系↓ 地球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地月系
人造天体 月球
天体
自然天体
普通性: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但无特殊性。
4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重要条件
特殊性:具有生命重要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适宜温度
体积质量适中→适宜的生物呼吸的大气
具有液态水→形成原始的生命
5九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远日行星)]绕日的运行的特点:A近圆性B共面性C同向性
6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相关数据:*108千米;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日地距离34万千米。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约有22亿分这一的到达地球
主要成份:太阳地一个巨大炽烈的气球体,主要成份是氢(H)和氦(He)。
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He
太阳表面的温度为6000K,•min
太阳波长:<紫外线(占7%)<<可见光(占50%)<<红外线um(占43%)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A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B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的能源。现今地球上的主要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
2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的活动。太阳释放能量不稳定性所造成的不稳定性所造成的一些明显的现象。
(1)太阳大气结构:光球层(明亮的层可观察到的一层)、色球层(日全食可见)、日冕层(仪器可测)。所有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A黑子:光球层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周期为11年,它的多少大小是太阳活动的强弱的标志。
B耀斑:色球中有时出现一块突然增大的斑块、增亮的斑块。是太阳活动最强弱的显示,一般与黑子对称同时出现。
C日珥:色球爆发,呈火焰状。
:(日冕层)由太阳的外表向外抛出的高能带电离子。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对地球的气候影响。如与降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光球层 •黑子)
B对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出的电磁波会扰乱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光球层•耀斑)
C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抛出的高能带电离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日冕层 •太阳风)。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轴:以地轴为自转轴,总是指向极星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俯视——逆时针旋转南极上俯视——顺时针旋转。
3周期:自转3600叫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以某一恒星为参照物)。
4速度:角速度:15度/小时(除南北极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南北极递减。公式:2Rcos‏(为地理纬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R为地球赤道半径2R=40000KM‏)‏。
‏在南北极点上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昼夜交替
1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在日光照射时只能照射它的一半,则产生昼夜。
2随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总是处于昼夜交替之中。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
3界线[晨昏圈(线)]:判断左边是夜半球为晨线;判断右边是夜半球为昏线。或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时晨昏线才与经线重合。
昼半球时太阳高度角大于零度、夜半球小于零度、晨昏线上等于零度。
4意义:是人们作为基本的作时间,有利于地球上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
B地方时
在同一纬度的地,位置偏东的地方总比位置偏西的地方早(早看见日出),所以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1计算T1—T2=N1—N2
T1、T2为任意两地地方时,N1N2为任意两地经度东经度为“+”、西经度为“—”即东“+”西“—”。150/小时15//分钟10/4分钟
2区时:使用地方时极不方便,甚至造成差错。所以全球划分为24个区时。(每150跨一个时区)。东西各十二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外加一个零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做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
t1—t2=n1—n2
t1、t2为任意两地区时,n1n2为任意两地时区数东时区为“+”、西时区为“—”即东“+”西“—”。
3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区时是该时区的中央线的地方时,可通过中央经线进行互相转换。
C水平动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地球自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赤道上不会发生偏向。对气流(风向)和水流的水平运动有明显的影响。
二地球公转
(一)地球公转
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初视——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
3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其余依次变化。
4周期:公转3600,时间为365天6时9分10秒,叫一个恒星年。
5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A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23026/)。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发生变化。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回归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3月21日左右(春分)直射赤道,6月22日左右(夏至)直射北回线,9月23日左右直射赤道,12月22日左右直射南回线。
北半球节气
春分


夏至




冬至


春分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23026/(北回归线)
00(赤道)
23026/(南回归线)






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极半径与赤道半径只差21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万KM。
2纬线和纬度:
纬线都是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向北向南各900,北为北纬(N)、南为南纬(S)。
00—300为低纬300—600为中纬600—900为高纬。
3经线为经度
经线都是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00)——经度的划分的起点
经度的划分: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1800(东为东经E、、西为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划分:东半球(200W—00—1600E)、西球(1600E—1800—200W)
北回线:23026/N南回线23026/S南极圈66034/S北极圈66034/N。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A四季的形成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欧美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点我国的四季:3、4、5月春季,6、7、8为夏季。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夏至日:北回线及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线及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春分秋分: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由直射点向南北递减。
计算:某地同正午太阳高度=900—纬度差
C昼长夜短的变化
分布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南北),哪个半球的就昼大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昼>夜冬半年(秋分—次年春分)昼<夜
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永远平分。
北半球节气
春分


夏至




冬至


春分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23026/(北回归线)
00(赤道)
23026/(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
赤道900
向两极递减为0
直射点向北移
直射北回线900向南北递减
直射点向南移
赤道900
向两极递减为0
直射点向南移
直射北回线900向南北递减
直射点向北移
赤道900
向两极递减为0
所标度数为太阳直射点的太阳太阳高度角
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全球
昼=夜
昼>夜
昼渐长
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
昼渐短
全球
昼=夜
昼<夜
昼渐短
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
昼渐长
全球
昼=夜
夏半年(-)
昼>夜冬半年(-)昼<夜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人们根据地震波(横波S可只能在固态中传播,速度慢;纵波P可以固态、液态、气态三中传播,速度快),把地球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界线:莫霍面、古登堡面)
(1)地壳: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一层很薄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A厚度: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
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壳主要是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2)地幔: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处在地壳与地核之间,又叫中间层。深度从5~70千米以下到2900千米。它仍是固体,主要物质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3)地核:从古登堡面到地球核心,为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地核的情况是推断性的。在地下2900~5000千米深处的外核范围内,地震波的横波消失,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外核物质接近液体。在地下5000千米以下的内核,地震波的纵波速度增加,横波又产生,则为固体。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范围: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即大气的厚度约为2000~3000千米。
2水圈:①按形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三类;②按空间分布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③按水的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3生物圈:生物圈不仅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即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分布的区域,即地面以上100米,;海面以下200米,相当于阳光能透射到的水深,因为这一部分能获得充足的太阳光能,具备最适宜生物生命活动的温度、水、氧、二氧化碳及营养条件。总之,生命的产生是在地球漫长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它的出现却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