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儿科重点 (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43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科重点 (总结).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2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科重点 (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儿科重点 (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科重点 (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儿科重点】
绪论
【小儿年龄分期】
1、胎儿期(fetalperiod):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共40周。
1)妊娠早期:12周2)妊娠中期:自13周-28周(16周)3)妊娠后期:自29-40周
2、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从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生后28天。
围生期(perinatalperiod):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包括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3个阶段。
3、婴儿期(infantperiod):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包括了新生儿期)。
4、幼儿期(toddler’sage):自满1周岁至3周岁(生后第2和第3年)。
5、学龄前期(preschoolage):自满3周岁至6~7岁(幼儿园阶段)。
6、学龄期(schoolage):自6~7岁至青春期前,为小学学龄期。
7、青春期(adolescence):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童年过渡到成年发育阶段,中学学龄期)。
1)青春期(prepubescensce):第二性征出现之前体格形态开始加速发育的阶段(2-3年)
2)性发育期(Pubescencepuberty):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性发育成熟的阶段(2-4年)
3)青春后期(postpubescence):从第二性征已经发育如***到体格停止生长为止
第二章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各指标的定义和意义,体重、身高粗略计算方法】
1、体重(weight):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Kg(-4Kg)
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胎次、胎龄、性别、宫内营养状况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生后3-4天,7-10日恢复。
计算:<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
7~12个月婴儿体重=6Kg+月龄×
2岁~青春前期儿童体重=年龄×2+7或8Kg
3个月时:6Kg……出生体重的2倍
12个月时:9Kg……出生体重的3倍
2岁时:12Kg……出生体重的4倍
体重增长的两个高峰期:1)出生~12月龄时2)青春期
2、身材(status)
1)身高(standingheight):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身高增长的影响因素:种族、遗传、营养、内分泌、运动、疾病
计算:2~12岁身高公式=年龄×6(cm)+77cm
>12岁(青春早期)速率达儿童期的2倍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身长增长的两个高峰期:1)婴儿期(约25cm)
2)青春期(男约7~9cm/年;女约6~8cm/年)
2)坐高(sittingheight):从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顶臀长)
意义:代表头颅和脊柱的发育。其占身高的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3)指距(span):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
意义: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人指距略小于身高。(若指距大于身1~2cm对诊断长骨的异常有意义,如马凡氏综合征)
3、头围(headcircumference,HC):与脑和颅骨的发育密切相关。
测量方法: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而回至零点,
意义:较小的头围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提示脑积水。
4、胸围(chestcircumference,CC):代表肺和胸廓的发育。
5、上臂围(upperarmcircumference,UAC):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发育水平,反应营养状况。
6、身体比例(proportionofbody)与匀称性
1)头与身长比例: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上部量下部量中点
出生>脐上
2岁>脐下
6岁>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恰位于耻骨联合上缘
2)体型匀称(weightbystature)
3)身材匀称(Trunk-legratio)
【骨骼发育:头颅骨前囟,后囟,骨缝的闭合时间】
出生(cm)闭合年龄
-21-2岁
-2月(部分出生即闭)
骨缝可及3-4月
前囟的临床意义:1)早闭:小头畸形
2)迟闭/过大:佝偻病、先天性甲低
3)饱满: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炎、肿瘤等)
4)凹陷:极度消瘦或脱水
【骨龄的计算和骨龄的意义】
骨龄(boneage):通过X线测定不同年龄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数目使其标准化。
计算:1~9岁腕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时出全,共10个。
意义:判断长骨发育的成熟程度
1)骨龄落后:如甲状腺功能地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
2)骨龄超前:如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牙齿发育:乳牙萌出时间,计算方法,恒牙萌出时间】
乳牙萌出时间:生后4~10m开始萌牙,
乳牙计算方法: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6
恒牙萌出时间: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磨牙)。6~12岁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代替。12岁左右萌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萌出第三磨牙(智齿)。一般在20~30岁时出齐。
【神经心理发育:平衡与大运动】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第四章儿童保健原则——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plannedimmunization):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情况给儿童规定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一岁之内必须接种的5种疫苗】1)卡介苗2)乙肝病毒疫苗3)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
4)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混合制剂5)麻疹减毒疫苗
【免疫接种的禁忌】1)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者
2)有明确过敏史者
3)患结核、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和皮肤病不接种卡介苗
4)发热、腹泻、急性传染病期忌服婴儿瘫疫苗
5)本人及家庭成员患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有抽风病史者禁用百日咳疫苗
6)肝炎、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禁用乙肝疫苗
第五章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营养基础
【小儿能量需要的5个方面,小儿所特需的部分是生长所需】
基础代谢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活动所需4)生长所需5)排泄的消耗
所需总能量的计算:<1岁460kJ(110kcal)/日/kg
每增加3岁减去42kJ(10kcal)/日/kg
15岁时为250kJ(60kcal)/日/kg
第二节婴儿喂养
【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
初乳:产后5天以内的乳汁。量少,约10~40ml/日,色黄略稠,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较少,比重(~),呈碱性,主要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乳铁蛋白和IgM、IgG、补体等。
过渡乳:产后6~10天。总量有所增加,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和矿物质渐减,乳铁蛋白和溶酶体保持稳定,IgA,G,M下降。
成熟乳:11天~9个月的乳汁。乳蛋白含量更低,,每日泌乳总量达700~1000ml。
晚乳:10个月以后的乳汁。总量和营养成分都较少。
【人乳成分】
1、蛋白质:乳清蛋白为主,酪蛋白少(6:4),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牛乳为(1:4)
氨基酸成分含量和比例适宜,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更适合早产儿的发育和防止肠道的疾病有益
含大量4蛋白、a-乳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溶菌酶等,有抗菌作用
含有脂酶和蛋白水解酶,有利于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
2、脂肪:以长链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51%,吸收利用好
早产儿不能合成肉毒碱,母乳中含量丰富(利于脂肪酸氧化)
-,是牛乳的3倍,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3、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
4、维生素:除维D和维K
5、矿物质:钙磷比例适宜
6、免疫成分(人乳的重要优点):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乳铁蛋白(lactoferrin)、溶菌酶(lysozyme)及其它、细胞成分
【母乳的优点】
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含适合小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素,特别是生后4~6个月小儿。质和量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以适应小儿需要,适合婴儿胃肠道功能的消化吸收。
1)蛋白总量虽少,但白蛋白多,酪蛋白少。2)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较多,供给丰富的必需脂肪酸。3)乳糖含量多,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生长。4)含微量元素多。5)钙、磷比例适宜。6)含消化酶多。
2、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增强婴儿抗病能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牛乳中的一些蛋白可致某些婴儿肠道过敏、出血,而母乳发生过敏者罕见。
1)含SIgA;2)含大量免疫活性细胞;3)含乳铁蛋白、双歧因子;4)溶菌酶、补体等。
3、人乳温度和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污染,直接喂养,简便、经济省时省力。
4、母乳喂养增进母婴感情:有利于婴儿情绪发育,对婴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和今后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还可密切观察小儿,及时发现问题。
5、有利母亲健康: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母亲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有利计划生育。母乳喂养可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不宜哺乳的母亲】
1、患慢性疾病:结核、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应考虑断乳
2、乳母患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并非绝对禁忌
3、HIV感染的乳母:乳汁中含HIV前病毒和游离病毒可致婴儿感染,有条件最好人工喂养
4、CMV感染乳母:感染小儿机率很高
5、其他病毒,母乳传播罕见,可不中断喂养,乳头附近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应暂停哺乳
【维持乳量的因素】
乳母的营养状况
乳母的精神状态
有力吸吮和排空乳房
保护乳头
乳母尽可能避免吃药
【人工喂养奶方配制的主要三个步骤:稀释、加糖、消毒】
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喂哺婴儿,用牛奶、羊奶或其它代乳品喂养婴儿。
奶方的改建:1)稀释:加水或米汤,减轻消化道和肾负荷,避免大蛋白凝块形成,稀释程度因月龄而异。
2)加糖:加糖改变产能物质比例,一般100ml中加蔗糖5-8克。
3)消毒:既可达到消毒目的,又能使奶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块变小,易于消化。
【人工喂养奶量的计算】
按每日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计算。婴儿每日约需能量100~120kcal(~),需液量150ml/kg。
【小儿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
①从少到多:使之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②由稀到稠③由细到粗④由一种到多种****惯一种再加另一种⑤婴儿患病、天气炎热等暂停添加
【目的】①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例如铁、B族维生素和C等;②满足生理需要,为断乳作准备。>3个月消化道酶分泌趋于成熟,>6个月牙齿萌出;③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惯,逐步从授食过渡到自食。
【步骤和方法】根据小儿生长发育所需及其消化吸收功能成熟状况,按月龄顺序添加各类辅食。
第五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PEM):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常伴各种器官功能紊乱,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临床分型】
消瘦型: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
水肿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水肿
消瘦-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
【病因】
1、原发性:摄入量和营养长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1)食物供给不足2)喂养不当3)不良****惯精神因素
2、继发性:1)疾病因素:消化吸收障碍;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的先心病等
2)先天不足:早产、多胎、宫内感染、先天代谢疾病
恶性营养不良病(kwashiorkor):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的水肿型营养不良,常见于1-3岁幼儿。
【分型分度的三个指标】
1、体重低下(underweight):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如: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stunting):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如:过去或长期营养不良
3、消瘦(wasting):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人群正常值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如: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注:≥均数减3SD为中度,<均数减3SD为重度
第六节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obesity):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肥胖。
【发病因素】
1)摄入过多2)活动过少3)遗传和环境因素4)出生体重5)性别因素
【主要的病生理改变】(了解即可)
脂肪组织增加: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
正常体重新生儿脂肪细胞总数为***1/4-1/5,发育过程中增加4-5倍
增加最为显著的三个阶段: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青春期
肥胖→脂代谢紊乱:TG、TC、VLDL增高;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其他异常:非酒精脂肪肝和非酒精脂肪肝炎、多囊卵巢、高尿酸血症
【常用的诊断方法】
1、身高标准体重
2、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kg/m2),是诊断肥胖的最有用指标。
儿童:BMI>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为肥胖、85-95百分位数为超重。
【饮食治疗膳食方案原则】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
第八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ofvitaminDdeficiency):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婴幼儿。
1,25(OH)2D3的生理功能——记住3个靶器官:肠、肾、骨
【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
①日光照射不足:户外活动少,冬季日照时间短等
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饮食含量少,钙磷比例不合适
③生长过速:生长过快,需要量增加,如早产、双胎等
④疾病因素:肝胆、胃肠道、肾脏疾病影响吸收和合成
⑤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影响酶活性、拮抗VitD对钙的运转(笨巴比妥,糖皮质激素等)
【各期临床表现的特点:特别是激期的骨骼改变】
初期
临床:多于3~6个月以内的小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枕秃)
 X线: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血生化检查:Ca、P正常或降低,25-(OH)D3下降,PTH升高,AKP(alkalinephosphatase)正常或稍高
2、激期: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①头部:颅骨软化(craniotabes):6个月以内,兵乓球感
方颅(squarehead):马鞍状或十字状头,8-9个月以上,骨样样组织增生所致
前囟(fontanelanterior)过大或闭合延迟:可迟至2-3岁
乳牙萌出延迟:可迟至10个月甚至1岁多,牙的发育也可不良
②胸部:胸廓骨骼改变多见于1岁以后
肋骨串珠/佝偻病串珠(rachiticrosary):以两侧7-10肋最明显
肋膈沟(郝氏沟harrisongroove)及肋缘外翻: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所致
鸡胸(pigeonbreast)或漏斗胸(funnelbreast):肋骨骺部内陷,胸骨前突呈鸡胸;
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胸。
③四肢:手足畸形:手、足镯(rachitic):6个月以上
下肢畸形:膝内翻或膝外翻(“O”或“X”型)畸形
④脊柱:脊柱后凸,骨盆畸形等
2)肌肉改变: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坐、立、站、走均较晚,蛙状腹。
3)其他: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贫血、肝大等表现。
X线:长骨片显示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可有骨折。
血生化改变:钙稍低,血磷低,钙磷乘积<30,AKP增高
3、恢复期
临床:经足量VitD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
X线:2-3周后改善,临时钙化带重现,后钙化带致密增宽骨质密度增加
血生化改变:Ca、P恢复正常;AKP正常(先快后慢,一般1-2个月达正常水平)
4、后遗症期
临床:临床症状消失。重症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和运动功能障碍,见于2岁以上
X线:摄片除畸形干骺端恢复
血生化:正常
【与其他病因所致佝偻病的实验室鉴别】
其他病因的佝偻病:
1、家族性低磷血症:X连锁遗传病,肾小管重吸收磷和25-(OH)D3羟化障碍,血Ca正常,血P明显降低,尿磷增加。给维生素D同时要口服磷

2、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远曲小管泌氢不足,进而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小儿身材矮小,代谢性酸中毒,血钙、磷、钾均低。
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为两型,血Ca、P明显降低,AKP明显增高。
4、肾性佝偻病: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慢性肾功能障碍,血Ca低,血P高。
【维生素D的治疗方法】
目的: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
1、一般治疗:母乳喂养,维生素D强化奶粉,及时添加辅食,晒太阳。
2、维生素D制剂:口服法:50〜150µg(2000-6000IU/d)/d或1,25(OH)2D3(罗钙全)〜2µg,视临床和X线改善情况,于2-4周改维生素D预防量10µg(400IU)
突击疗法:D37500〜15000(30~60万IU),2〜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3、钙剂: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补充钙剂。
附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tetanyofVitaminD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至血中钙离子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
【临床发作的三个主要表现】
(血钙总量<,7mg/dl或离子钙<,4mg/dl)
1、惊厥(convulsion):惊厥发作;可数秒或数分;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发作次数多样;一般无热。
2、手足抽搐(carpopedalspasm):见于幼儿或儿童;意识清楚;助产士手;芭蕾舞足。
3、喉痉挛(laryngospasm):婴儿多见;吸气喉鸣;可突然窒息死亡。
【刺激神经肌肉可引发的隐性症状】
1、面神经征(chvostek’ssign):以手指尖或扣诊锤轻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第七颅神经孔处)可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者为阳性。
2、腓反射(peronealreflex):以扣诊锤骤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处可引起向外侧收缩者即为腓反射阳性。
3、陶瑟征(trousseau’ssign):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内该手出现痉挛状为阳性。
【与无热惊厥的鉴别】
1、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清晨空腹发作;有进食少或腹泻史;血糖<;给葡萄糖后立即恢复。
2、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常见于新生儿或人工喂养婴幼儿;有触觉、听觉过敏及肌肉颤动;血镁<;常合并低血钙,补给硫酸镁有效。
3、婴儿痉挛症(infantilespasms):1岁内起病;点头样抽搐伴意识障碍,发作数秒自停;伴智力异常;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抗癫痫治疗有效。
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hypoparathyroidism):间歇性惊厥或手足搐搦;血磷升高>,血钙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颅骨X线片可见基底结钙化灶。
【紧急处理】
1、氧气吸入,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管
2、迅速控制惊厥(止惊)
3、抢救喉痉挛(钙剂)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基本概念及分类
新生儿学(neonatology):研究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及保健等方面的学科。
新生儿(neonate,newborn):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28天)的婴儿。
(了解即可)活产儿(livebirth):出生体重≥500克,有呼吸、心跳、脐血管搏动或明确的肌肉收缩等任何一项生命表现者。
【新生儿分类】(全部掌握)
1、根据胎龄分类:胎龄(gestationalage,GA):从末次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1)足月儿(terminfant):37周≤GA<42周(259~293天)
2)早产儿(preterminfant)/未成熟儿:GA<37周(<259天)
3)过期产儿(post-terminfant)/过熟儿:GA≥42周(≥294天)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出生体重(birthweight,BW):出生1h内的体重
1)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birthweightinfant,NBW):BW≥2500g和≤4000g的新生儿
2)巨大儿(macrosomia):BW>4000g的新生儿
3)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infant,LBW):BW<2500g,大多是早产儿,也有足月或过期小于胎龄儿
BW<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
BW<1000g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lowbirthweightinfant,ELBW)
3、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age,SGA):BW<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
2)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forgestationalage,AGA):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
3)大于胎龄儿(largeforgestationalage,LGA):BW>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数
4、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1)早期新生儿(earlynewborn):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
2)晚期新生儿(latenewborn):出生后第2周开始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
5、高危儿(highriskinfant):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监护的新生儿
【新生儿病房分级】(了解)
Ⅰ级新生儿病房(levelⅠnursery):普通婴儿室
Ⅱ级新生儿病房(levelⅡnursery):普通新生儿病房
Ⅲ级新生儿病房(levelⅢnursery):新生儿急救中心(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infant):胎龄≥37周和<42周,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早产儿
足月儿
皮肤

头发
耳壳
乳腺
外***
男婴
女婴
指、趾甲
跖纹
鲜红发亮、水肿和毳毛多
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
细、乱而软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无结节或结节<4mm
睾丸未降,阴囊皱纹少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理少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头大,占全身比例1/4
分条清楚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
结节>4mm,平均7mm
睾丸已降至阴囊,阴囊皱纹多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足月儿与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足月儿——湿肺,腹式呼吸,气道阻塞、呼吸困难
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周期性呼吸(periodicrespiration):呼吸停止<20秒,不伴有心率减慢及发绀
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
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fetalcirculation,PFC)/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pulmonaryhypertensionofnewborn,PPHN):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肺血管压力↑>体循环→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右向左分流→严重紫绀、低氧血症,吸入高浓度氧紫绀不能减轻
3、消化系统
足月儿——中毒症状,溢乳、呕吐,生理性黄疸,药物中毒
胎便: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2~3天排完,延迟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登组成,呈糊状,墨绿色。
早产儿——溢乳、吸入性肺炎,脂肪消化吸收差,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低蛋白血症、水肿,低血糖,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易发生核黄疸
4、泌尿系统
足月儿——(牛乳喂养)高P低Ca
早产儿——糖尿,晚期代酸
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atemetabolicacidosis):由于碳酸氢根阈值极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加之牛乳蛋白质含量和酪蛋白比例高,使内源性氢离子增加,故牛乳喂养儿易患~,表现为面色苍白、反应差、体重不增和代谢性酸中毒。
5、血液系统
白细胞的两次交叉: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
以后,中性渐↓,淋巴渐↑,4~6岁,两者比例又相等→第二次交叉
6、神经系统
腰穿在L4、5椎间隙进针
常见的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rootingreflex):用手指触摸新生儿口角周围皮肤,头部转向刺激侧并张口将手指含入。
吸吮反射(suckingreflex):将乳头或奶嘴放入新生儿口内,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
握持反射(graspreflex):将物品或手指放入新生儿手心中,立即将其握紧。
拥抱反射(Mororeflex):新生儿仰卧位,拍打床面后其双臂伸直外展,双手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双手握拳呈拥抱状。
7、体温
中性温度(neutraltemperature):是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与出生体重和出生日龄密切相关。
8、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9、能量及体液代谢
生理性体重下降(physiologicallossofbodyweight):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5-6天体重降至最低点(小于BW的9%),一般7-10天后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黄疸2)“马牙”和“螳螂嘴”3)乳腺肿大4)假月经5)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足月儿及早产儿护理】
1)保暖2)喂养3)呼吸管理4)预防感染5)预防接种6)新生儿筛查
第三节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asphyxiaofnewborn):指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本质-----缺氧
【病因】
1、孕母因素: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贫血,糖尿病,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年龄过大或过小,吸毒吸烟
2、胎盘因素:胎盘老化、梗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3、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脐带打结,脐带脱垂,脐带绕颈
4、胎儿因素:早产儿,巨大儿,SGA,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先天性畸形
5、分娩因素:臀位,胎头吸引,头盆不正,产钳助产,产程中用药不当,产程延长或急产
【病理生理】(了解)
1、胎儿向新生儿呼吸、循环转变受阻
2、缺氧后细胞的损伤:1)可逆性细胞损伤2)不可逆性器官损伤3)再灌注损伤
3、窒息的发展过程:1)原发性呼吸暂停2)继发性呼吸暂停
4、窒息时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及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临床表现】
1、胎儿宫内窘迫:早期,胎动↑;胎心率≥160次/分
晚期,胎动↓甚至消失;胎心率<100次/分;羊水胎粪污染(1、2、3°)
2、出生窒息程度判定:Apgar评分
体征
0
1
2
皮肤颜色
青紫或苍白
躯干红四肢青紫
全身红
心率

<100次/分
>100次/分
弹足底或插鼻管反应
无反应
有些动作,如:皱眉
哭,喷嚏
肌张力
松弛
四肢略屈曲
四肢活动
呼吸

慢、不规则
正常,哭声响
评估标准:正常8-10分,4-7分密切注意窒息的可能性,0-3分窒息
意义:1分钟评分反映窒息严重程度,5分钟及10分钟评分除反映窒息严重程度外,还可反映抢救效果及帮助判断预后。
3、多脏器受损症状:
1)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ICH)
2)呼吸系统:胎粪吸入综合征(MAS),肺出血,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心血管系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4)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功能不全,肾静脉血栓形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