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免疫调节(知识点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28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免疫调节(知识点笔记).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2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免疫调节(知识点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免疫调节(知识点笔记)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免疫调节(知识点笔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免疫器官: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吞噬细胞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B细胞(起源于骨髓,也在骨髓中成熟。)
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免疫细胞的起源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注:①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吞噬细胞(无特异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②浆细胞不识别抗原】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和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
(1)防御功能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的细胞、损伤细胞或癌变细胞

: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都属于抗原。
抗原的特点:
(1)异物性:非机体自身成分,以及自身衰老、死亡、癌变的组织细胞。
(2)大分子性:抗原绝大多数是糖蛋白(或蛋白质),分子量一般大于10000。细菌、病毒等被免疫细胞识别为抗原,是因为它们表面有特殊的糖蛋白。癌细胞表面也有异常的糖蛋白,从而被效应T细胞识别。
(3)特异性:一种抗原有特定的化学集团(抗原决定簇)

(1)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一种抗体只能和一种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2)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
(3)抗体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中。抗原与抗体在内环境中发生特异性结合。
(4)别称:抗***、凝集素、免疫球蛋白。
(5)抗体的合成需要那些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体液免疫过程
阶段1: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图中③);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图中④)。
阶段2: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阶段3: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者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二次免疫
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的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某些抗原诱发产生的记忆细胞可对该抗原记忆终生,从而使动物或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如天花、麻疹、伤寒等,患者痊愈后可终生具有抵抗力。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4)坐标曲线图示
图示信息:二次免疫产生抗体既快又多

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②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胞内寄生菌的裂解,癌细胞的清除,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都是发生细胞免疫。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识别:
(1)据“参战”对象
(2)据作用对象
【拓展】:
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属于淋巴因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②上述物质由T细胞合成;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合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免疫失调病

(一)过敏反应
1、过敏原
2、实质:免疫功能过强
3、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3)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4、实质:
5、预防:尽量不要接触过敏原
6、过敏原与抗原的区别和联系
①两者的内涵不同: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而过敏原则是指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机体只要接触抗原就要发生免疫反应,而过敏反应只有当过敏原再次接触时才会发生。
②两者的性质不同
: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过敏原也有异物性、特异性、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如青霉素。
:进入机体后两者都会使机体产生抗体,但抗体在体内的分布不同。
: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每个人都一样,但过敏原与人的体质和遗传有关,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种物质对这个人是过敏原,但对另一个人则不一定是过敏原。
(二)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实质
免疫出错
免疫缺失
特点
自身组织或器官表面的某物质与某一特定抗原相似
免疫器官(如胸腺)先天性缺失或T细胞被攻击而大量死亡
【方法技巧】快速界定三类免疫失调病
(三)、艾滋病(AIDS)及其预防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5)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四)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最近更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 7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 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8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 8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能力.. 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6页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 6页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 5页

(小学段)比例的应用练习题【培优b卷】 6页

(小学段)比例的应用练习题含完整答案(易错.. 7页

(小学段)比例的应用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培优.. 6页

(小学段)百分数练习题含答案ab卷 5页

(小学段)百分数练习题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5页

(小学段)负数练习题【夺冠系列】 5页

(小学段)负数练习题含完整答案(名校卷) 6页

(小学段)负数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夺分金卷】.. 6页

2024年心理健康情绪教案范文(精选18篇) 65页

2024年心烦的说说15篇 47页

2024年心情差的说说 39页

2024年律师求职信模板锦集7篇 14页

我在巴厘岛SPA的亲身体验散文 2页

2022年乡镇公务员干部入党申请书范文 3页

减肥的数学建模 15页

危急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 89页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共16页) 16页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与风险分析 4页

圣经中生日祝福的经文圣经中的生日祝福2篇 11页

教练技术第三阶段导师讲义14页版本一(首周末).. 18页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方案 12页

老舍话剧茶馆 英文介绍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