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8/2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
中药炮制学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徐灵胎(公元1693-1771年),原名大椿,曾名大业,灵胎乃其字,学识广博,尤精岐黄[1];其对《内经》《难经》《伤寒》《本经》及《临证指南医案》均有深入研究,堪称国医大家[2].徐灵胎对制药原则的研究,主要记载于《医学源流论》一书。在该书上卷的方药制药论中,徐灵胎明确提出了中药的制药理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其制之义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或以相喜为制。而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3].徐灵胎制药论中说明了药物因其固有的性味,大多具有一定的功效,而这些功效除了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作用,同时也会伴有一定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为了使药物能够在更好地发挥疗效的同时还能降低其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可以使用一定的制药方法来实现。
徐灵胎制药论中提到的相反相畏一说,首次见于《神农本草经》中的七情和合理论[4];并且,徐灵胎的制药论也是从长期的用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指导现代中药的炮制生产和临床应用。但是,目前对于徐灵胎制药论的现代分析鲜有报道,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徐灵胎制药论的现代研究及应用发展状况,笔者以徐灵胎制药论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检索源中检索相关文献,筛选2004-2014年的有效文献,对近年来有关制药论的技术应用、辅料应用及药理变化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97篇,剔除75篇,得到有效文献22篇。现依据徐灵胎制药论中的制药原则和制药方法,从不同炮制技术、不同炮制辅料以及炮制后药物的药理药效和毒性变化方面入手,将近年来有关制药论的相关技术应用、辅料应用及药理变化的研究进行介绍。
1徐灵胎的制药原则

七情和合理论中强调的相反,是指两药同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5];而徐灵胎制药论中的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可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6].可见,,可改变药性,宣行药势,引药上行。具体来说,如一些药性沉降的苦寒药(黄芩、黄柏、黄连、大黄等),经酒制后,可缓和苦寒之性,借酒上行之力,引药上行。大黄为泻下药,其性味大苦大寒,生用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经酒润炒干后可使其力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起到清上焦实热的作用;经酒炖后泻下作用缓和,活血祛瘀功效增加,以致通达全身,在不同部位起到清热、消炎、活血化瘀的作用[7].再如黄连,其炮制历来有多种方法,现今主要用酒炒、姜汁制和吴茱萸制等。吴茱萸辛热,以气盛;黄连苦寒,以味胜。用吴茱萸制黄连,属于相反为制的范畴,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无偏胜之害,使黄连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以和胃气[8].
通过现代研究表明,相反为制是有其科学依据的。从药物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看出吴茱萸制黄连的合理性。如蒋俊等[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检测黄连饮片和萸黄连饮片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同时还对吴茱萸饮片、炮制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