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位置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几列几行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前往后看)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图形左、右平移:行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不变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5表示求5个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表示求的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4、对于任意数,它的倒数为;非零整数的倒数为;分数(b不等于0)的倒数是;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6、强调:①乘积必须是1。
②只能是两个数。
③倒数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他不是一个数。
四、解决问题:
1、做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前首先找到“单位1”
(1)甲是乙(“单位1”)的几分之几等量关系:乙×几分之几=甲
(2)乙(“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甲等量关系:乙×几分之几=甲
(3)甲比乙(“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等量关系:乙±乙×几分之几=甲
注意:
1、应用题中的隐藏条件
2、应用题中带单位的分数表示的是一个具体数量,不带单位的分数表示的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2、典型例题:
(1)、一根电线长7米,剪去米后,再剪去剩下的,还剩多少米?
(2)、一根电线长7米,剪去后,再剪去米,还剩多少米?
(3)、×甲=×乙=×丙
()>()>()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丙是乙的几分之几?
丙比甲多几分之几?乙比丙少几分之几?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因数×因数=积除法: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典型例题:
54××34-×﹢×
69×(6-)1÷(+χ)=×2+÷+485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或: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1
②求少几分之几:1-小数÷大数
5、用方程解应用题格式:
(1)、解。(写“解”字,打冒号。)
(2)、设。(设未知数,根据题目设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
(3)、找。(找等量关系)
(4)、列。(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5)、答。
6、典型例题:
(1)、一堆大米运了3车运走了,平均每车运走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大米还要运几车?
(2)、学校六年级共有学生279人,女生是男生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一辆汽车小时行驶了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三、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15÷10=(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1)一般方法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15∶10=15÷10==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已知两个量之比为,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三)、典型例题:
(1)、一种药水中药液与水的比是2:25,现在有药液50克,配成这种药水要多少克水?如果有水2千克,配这种药水需要多少克药液?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冰化成水,体积减少几分之几?
(3)、一批货物,运走8车后还剩下;如果运走6车,,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多少?
(5)、两辆汽车行同一段路程,甲用了5小时,乙用了8小时,甲与乙的速度比是多少?
(6)、植树节植树,四、五、六年级的植树数量的比是3:4:5,平均每个年级植树72棵,四、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第四单元圆
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