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7,802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7 文件大小:7.6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中地理必修1复****提纲
第一单元复****br/>1、(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 火和 木之间。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能量以 电滋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光球 和 色球 ,其活动周期为11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 整体性 性。
3、(1)比较自转公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时)
角速度
近日点(1月初)
快冬至
远日点(7月初)
慢夏至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为
60º的两倍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0__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90__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昏线。
(3)时间计算:东+西-。(加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1小时。600E为10时,则800E为时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每150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16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23º26'度。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公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或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范围
南半球
北半球
不填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夜
南半球昼夜
北半球昼夜
南半球昼夜
全球昼夜平分
出现极昼范围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不填
(8)天文四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北半球许多国家: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4、(1)地震波分为 横波 、 纵波 ,纵波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态。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
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下图所示热力环流中,正确的是
大气的水平运动
图6为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完成13-15题。
,风力最大的是 ()


()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 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移,冬季 移。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气旋反气旋
锋面气旋
1(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削弱作用有关,
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保温作用有关。
(3)大气运动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温度差异,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下图所示热力环流中,正确的是
(4)热力环流:
(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高空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夹角。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1)大气环流:
(2)由于 太阳直射点 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分布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3、(1)锋面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长江中下游梅雨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判断ABCD分别是南北哪个半球,
气旋还是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4、(1)气候变化的阶段:近代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 升高,气候变暖。
(2)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入大量二氧化碳,危害:(1)引起 海平面上升 ,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
第三单元复****br/>1(1)、海洋水是地球水体的主体。冰川水是陆地淡水的主体。人类经常利用的淡水为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
(2)、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雨水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
(3)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判定该图所处的南半球。
d
00
e
c
a
f
若为洋流影响,该图为寒(寒、暖)流的影响。
(2)
b
a、b、c、d形成是由于风带,
a、d由于盛行西风风吹拂,
b、c由于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加得福尼亚寒流
和秘鲁寒流。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3)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顺流航行,
速度快,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多雾。
(4)四大渔场的成因。
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5)厄尔尼诺:近年来,每隔几年秘鲁沿岸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温暖的海水“杀死”大量的浮游生物,导致(1)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湿润多雨(2)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澳大利亚、印度、非洲出现干旱,并暴发森林大火。
3(1)世界所有大洲中,淡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南极洲,除南极洲外,平均径流量最多的是亚洲,各国而言最多的是巴西,我国居第六位。
(3)以色列水资源“由少变多”的原因:海水淡化,滴灌技术。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开源节流
第四单元复****br/>1(1)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放射性
元素的衰变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使地表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使地表起伏
状态趋于平缓
(2)外力作用的地貌(举例)
流水的侵蚀地貌:三峡、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
流水的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崇明岛、。
风力的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3)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
注: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
2山地的形成:
山地类型
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举例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科迪勒拉山系
泰山、庐山、华山
富士山、长白山的主峰
褶曲的
基本形态
岩层形态
岩层的
新老关系
地表形态
应用
未侵蚀
地形
侵蚀后
地形
原因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
两翼新
山岭
谷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
两翼老
谷地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储水
断层判断依据: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位移。

例3:
(1)图中A处地质构造为。
(2)图中C处地质构造为,B处地质构造为。
(3)图中C处地貌为,形成原因是。
(4)图中B、C两构造中,
是构造。
(5)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的(如选作水库坝址)
是。
答案:(1)断层(2)背斜向斜(3)谷地
背斜顶部岩石因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发育成为谷地(4)CB(5)A
山地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其线路的选址往往选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避开陡坡,经常与等高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