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髋关节人工置换术
兰陵县人民医院
骨二科宋新
1、观察伤后肢体功能情况,有无并发症及合并伤,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辅助检查经过,治疗情况等。
2、观察伤肢局部情况,有无肿胀,疼痛,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活动障碍等情况;观察骨折远端肢体有无发凉,肿胀,紫绀,脉搏减弱或消失,毛细血管充盈现象较慢或消失,皮肤感觉异常,运动障碍,以判断有无神经血管损伤或缺血性并发症。
3、牵引术能否维持于有效状态,观察有无牵引针脱落,针眼感染,局部受压,化脓性皮炎等发生。
【病情观察】
【护理要点】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护士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在安静、通风、采光良好的病室内,病床有护栏,对于体型比较瘦,年龄特别大的老年人,使用气垫床,温湿度适宜。
2、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发生的骨折而需卧床治疗休息,既担心自己的病情,是否会一病不起,也担心子女因照顾自己而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因此,情绪很不稳定。我们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及家属多交流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解释工作,坚定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子女尽量多陪伴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能够以最佳的生理心理状态接受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
3、股骨颈骨折患者伤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应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协助患者进餐、协助患者适当翻身,腰臀部垫软枕,料理个人卫生。
4、持续骨牵引的病人要预防针眼感染,每日至少两次针眼滴酒精,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5、帮助患者进行手术适应性锻炼,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咯痰,练习床上大小便,男性病人小便外接,女性患者留置导尿尤为重要,同时避免床单潮湿,引起压疮,吸烟的患者应在手术前两周禁烟,加床栏,防止坠床。
6、术前准备:根据医嘱采取血样送检,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等项目;协助完成各项检查,如心电图、DR、CT检查等;根据医嘱做好青霉素、先锋霉素皮试,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指导病人适应使用便器床上大小便。对有烟酒嗜好的病人告知其烟酒对身体的危害,劝其戒烟禁酒。
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术毕回房,可采取3人搬运法,分别平托病人头颈、臀部、双下肢,3人同时用力搬运,使病人平卧于床上。置患侧肢体于外展15-30° 中立位。可在两膝之间置一软枕,患侧肢体膝下亦置一软枕,防止患肢外旋或内收,防止假体脱出。可以穿定制的防旋鞋。
2、切口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切口引流管,正确连接引流装置,所接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切口平面50-60cm,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或扭曲。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如果观察到引流量较多,应及时汇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常规观察意识状态,监测T、P、R、Bp、Sp02,每半小时一次至生命体征稳定;根据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如病情需要低流量者则严格执行。必要时,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者,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的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功能。
4、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给予卧气垫床,保持床单元的干燥、清洁、平整、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床单。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5、饮食护理:患者多为老年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根据病人的口味烹饪,增进食欲,加强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6、功能锻炼:指导术后给予患者及家属专业的关于功能锻炼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技能的指导,使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并采取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手术当天,家属即可以帮助患者行足趾活动,踝关节的前屈和背伸的被动活动。术后第2天,患者自行采取主动的踝关节伸屈活动。术后旱期不宜多翻身,禁止采取患侧卧位和俯卧位。可采取平卧位、健侧卧位,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夹一软枕,患肢仍需保持外展伸直位。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术后第3天,可进行主动的伸膝锻炼,进行臀肌、股四头股的收缩和舒张锻炼。防止长时间卧床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同时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1周左右,进行髋关节的活动。
【健康教育】
1、饮食护理:给予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减轻便秘及肠胀气。
2、皮肤护理:长期卧床病人每2-3h翻身一次,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清洁、干燥、加用气垫床,在受压部位予以按摩,防止褥疮形成。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3、尿管的护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2500ml;留置尿管期间,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定时夹闭尿管,每2-3小时开放一次,训练膀胱的功能。
4、功能锻炼:尽早的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的练习及足趾的活动,有利于消肿及预防肌肉萎缩。
5、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和坠床的发生。
6、为避免脱位,6周内做到“六不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