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小班区域环境创设.pptx

格式:pptx   大小:370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班区域环境创设.pptx

上传人:niuwk 2022/10/27 文件大小:3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班区域环境创设.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班区域环境创设 】是由【niuw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班区域环境创设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合理的空间布局
将区域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是组织开展区域活动的第一步。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空间环境视角是最先考虑的问题,它决定着区域活动质量的高低乃至活动的成败。
第1页/共24页
一、已幼儿为本的区域空间
1、站在幼儿的立场进行规划和设计
幼儿区域空间应是符合幼儿当前年龄特点的,是满足幼儿内在需要、兴趣和爱好的,是吻合幼儿最近发展的。
2、为幼儿所喜欢和留恋
区域空间的大小满足幼儿活动需要,桌椅高度舒适,材料的摆放便于孩子取放;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对幼儿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唤醒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感,呼唤这幼儿参与活动的冲动。
3、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区域设置的根本出发点。在较大的自由度下,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学****享受学****的乐趣,满足内心的需求,创新的火花也会随之迸发。在自由选择玩伴的过程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也会逐步得到发展。
第2页/共24页
二、科学合理的空间分割
空间布局的质量不仅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和持久性。
1、区域的数量与大小要适宜
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的活动室不仅要用来开展区域活动,同时还用来进行集体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因此,班内设置多少个活动区,区域的面积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区域活动面积与集体教学活动场地如何协调并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每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区域所承载的活动目标的重要程度、一次进区人数的多少、幼儿在区内的活动频率、活动幅度等指标来具体确定。
2、“动区”与“静区”要避免相互影响
区域的“动区”和“静区”要有意分开,避免其间的相互干扰。相对安静的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宜相邻而设,并与相对热闹的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隔开一定的距离。
第3页/共24页
3、开放与封闭程度要有所差异(因需而设)“动区”可以设计成开放或半开放的形式,有利于幼儿往外延伸活动,保证孩子有充分活动的空间,也有利于幼儿的区内交往;而“静区”则需要相对封闭,确保每个区之间互不影响,不被干扰。
4、区域之间要联动
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不仅要有外部结构上的显著体现,更要有区域功能的内部联系,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比如:将自然角与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相邻设置,可以将自然角里的观察活动与阅读活动、科学认知、艺术表现有机融合;将美工区与阅读区相邻,可以让阅读区的文学元素和美工区的创意表现互为素材,从而将阅读、创作、审美、讲述等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第4页/共24页
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由于办园条件存在差异,不同条件的幼儿园在进行区域空间的规划和创建时,还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合理取舍。
如果班级室内空间比较宽敞,可以在集体活动区之外,单独进行区域规划。有独立寝室的可以用寝室和活动室进行“动”区和“静”区的分割。门厅、楼梯、走廊等公共区域的运用可以安排不同班级错时活动或者有意安排不同班级的幼儿同时在区内活动。
第5页/共24页
四、区域空间规划的要点
(一)整体上的和谐有序
1、色彩的选择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比较适合于幼儿园区域空间的主色调有蓝色、绿色、黄色和粉色等。蓝色能调节身体内的环境平衡,消除紧张情绪,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优雅和宁静;绿色是和平色,有益消化,能促进身体平衡,对消除疲劳和消极情绪有一定的作用;黄色能刺激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给人轻松、透明、充满希望的印象,让人感到温暖;粉色,明朗而亮丽,是温柔的最佳诠释。
2、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要符合色彩的美学原则
没有不美的颜色,只有不美的搭配。必须对色彩有基本的了解,才能让我们对区域空间的色彩搭配形成协调的效果。
第6页/共24页
3、色彩的施色部位及其比例分配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主色调应占较大比例,并贯穿整个区域空间,与主色调搭配的次色调应占较小比例。此外不同色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和心理感受,因此要根据班级活动空间灵活调整。
4、材料的质地、造型和空间结构方式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
不同材料的运用,最后达到的和谐统一。例如:托班主题区域“袋袋妙妙屋”通过不同质地的袋子,用相同的悬挂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感知袋子与大、小球的关系及触觉的不同,最后却达到了整体环境的统一。
第7页/共24页
5、地面、墙面、立体空间之间要产生呼应
6、分区、隔断、装饰与房屋建筑风格、特点统一
例如:面积较大的活动室用绳线或丝纱在横梁上悬垂或以立柱为中心设立区域,不因可以消除了原有空间带来的不适感,还会形成富有层次和变化的多维空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8页/共24页
(二)动态变化
区域位置相对稳定,但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总是在不断变化,当他们对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失去兴趣时,我们老师要考虑的就是及时调整区域中的活动材料或是变换增设新的区域来迎合孩子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有发展变化的眼光,紧密结合当前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9页/共24页
(三)安全卫生
无论是相对固定的区域,还是经常有所变化调整的区域,保证幼儿在其间的活动安全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的光线要充足明亮;表演区、建构区的音量要大小适中;橱柜的高度、透明度,要以孩子的活动情况保持在教师的视线之为宜;叠高的材料要稳固,悬挂的材料要轻盈;封闭的空间要保持空气畅通;沙水区要靠近水源,便于加水,洗手和收整等。在装饰材料日趋丰富的今天,选择对幼儿无害的环保材料投放到各个区域,应引起教师特别的重视。
第10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