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5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7 文件大小:3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3-07-0817:14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
标签:
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
]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

:
(1)认真审题(审题)
(2)分析已知和未知量
(3)找一个合适的等量关系
(4)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
(5)列出合理的方程(列式)
(6)解出方程(解题)
(7)检验
(8)写出答案(作答)
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相遇问题、逆流顺流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2013-07-0816:55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
标签:
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
]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吧!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一、目标与要求

,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
二、重点
正、负数的概念;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
三、难点
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及商的符号的确定。
四、知识框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比0大的数叫正数。
:比0小的数叫负数。
:
(1)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不等于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等价于a+b=0等价于a、b互为相反数。
: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1/a;若ab=1等价于a、b互为倒数;若ab=-1等价于a、b互为负倒数。
: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a/0无意义。
: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n或(a-b)n=(b-a)n。
: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参考教材:初中数学七年级人教版)
练****br/> +3cm,某月的水位记录中显示,1日水位为-5cm,2日水位为-1cm,3日水位为+4cm,则()

,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_________号篮球;质量最大的篮球比质量最小的篮球重____________克.
:1)最小的自然数是1;2)最小的整数是1;3)一个有理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2013-07-0817:09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
标签:
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
]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吧!
整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在本章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一、目标与要求
、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并用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二、重点
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三、难点
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四、知识框架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2013-07-0817:09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
标签:
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
]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
(1)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
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3)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
(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2)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
整式的乘除:重点是整式的乘除,尤其是其中的乘法公式。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的字母的广泛含义,,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是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时,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另一个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是对多项式的变形,要根据添括号(或去括号)的法则进行。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这是因为,一般多项式的乘除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除。
整式四则运算的主要题型有:
(1)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此类题目多以选择题和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考查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运算
此类题目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技巧性强,其特点为考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四则运算。
(参考教材:初中数学七年级人教版)
练****br/> 1、如图1,若D是AB中点,AB=4,则DB=_____________;
2、如果∠α=29°35′,那么∠α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3、如图2,从家A上学时要走近路到学校B,最近的路线为(填序号),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以上“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精彩内容请查看巨人中考网。
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2013-07-0817:21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
标签:
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
]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吧!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一、目标与要求
,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自觉、认真的学****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四、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是难点。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最近更新

手术患者的压疮预防课件 58页

强化训练黑龙江七台河勃利县数学七年级上册整.. 21页

强化训练重庆市彭水一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 19页

03 2022年卫生专题讲座 16页

慢性胃炎的护理 43页

强化训练福建惠安惠南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 22页

强化训练湖南长沙市铁路一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 22页

2022北师大版五三全优卷语文五年级下册答案 8页

强化训练河南郑州桐柏一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 19页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地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36页

2022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管.. 25页

强化训练江苏南通市田家炳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 19页

应用PDCA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22页

路政巡查心得体会 4页

强化训练四川泸县四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 20页

《宋代文献学研究》三家评 9页

《财务会计》测试题 9页

天津港深水化发展战略研究 2页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 19页

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 21页

三年级上册加减法验算题库及答案(三年级数学计.. 8页

上海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综合巩固复习卷(八)(有.. 12页

中国美术史论述题 7页

中级审计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5卷 15页

中餐服务员服务礼仪 9页

小卷练透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数学七年级上册整.. 21页

小卷练透广东广州市广大附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 19页

小卷练透四川遂宁市第二中学校数学七年级上册.. 18页

小卷练透四川绵阳南山双语学校数学七年级上册.. 1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易错易混选择题..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