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粉刷空鼓的起因与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粉刷空鼓的起因与防治.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8/2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粉刷空鼓的起因与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粉刷空鼓的起因与防治
一、空鼓
粉刷空鼓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以往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1300-88中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还是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的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GBS0210-2001,对粉刷空鼓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在施工实践中粉刷层空鼓问题至今仍然是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下面主要从技术、设计及施工等几方面对粉刷空鼓进行分析:
(一)、粉刷空鼓技术方面的分析
1、砂浆粉刷在混凝土及砖墙表面以后,随着时间的失衡,砂浆发生硬化,强度提高,干缩和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也随之发生和发展,在水泥硬化过程中,砂浆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力也随之发生和发展,砂浆的收缩在粉刷层中产生收缩力,砂浆与混凝土表面的粘结产生粘结力,粘结力制约收缩力,在粘结面产生剪切力,当剪应力小于粘结面的抗剪强度时,粘结面不会破坏,粉刷层不会空鼓,当剪切应力大于粘结面的抗剪强度时,粘结面破坏,粉刷层发生空鼓。在粉刷初期,收缩力小,粘结面上的剪应力小于粘结面的抗剪强度,因此不会出现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粉刷层的收缩不断扩大,局部出现剪应力大于抗剪强度时,空鼓便随之发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粉刷过程中,难以杜绝局部空鼓的先天存在,而在这些空鼓的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即空鼓以后的层失去粘结力对粉刷层的制约,收缩力全部作用于粉刷层,使得粉刷层内的应力大于
空鼓部分的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砂浆的抗剪强度时,粉刷层出现裂缝,随着裂缝的发生发展,空鼓边缘的剪应力加大,而剪应力的加大将促使空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2、边界条件对空鼓的影响
空鼓的发生发展与粉刷层的边界条件有关,粉刷层的边界条件可以分为三种,即固结边界、自由边界和固结自由边界。
1)固结边界:一个楼面,做成整体面层,若在其中取一小块进行分析,则整个周边对这一块而言是固结边界。具有固结边界的粉刷层,在粉刷层办的收缩应力各向均匀分布,内力平衡,因此它不易出现空鼓现象。
2)自由边界:在粉刷层中切开一个小块,则这一小块的周边失去固结,形成自由边界。在自由边界处具有最大的剪应力,粘结面先于内部被剪切破坏出现空鼓。边界出现空鼓以后形成应力集中,进一步促使空鼓向中心发展,有自由边界的粉刷层,其空鼓主要分布在边缘。
3)固结自由边界:在踢脚板中取一小段进行分析,其纵向为固结边界,横向为自由边界,踢脚板的空鼓极易从自由边界处发生,然后很快贯通,形成空鼓段。
3、砼养护不到位,砼表面碳化严重,造成表面灰化,砂浆与砼的粘接强度降低。
(二)、粉刷空鼓施工方面的分析
墙体粉刷空鼓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砌筑砂浆强度不足,灰缝的厚度不一致,不饱满,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接续筋未与原结构可靠连接;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在施工时产品龄期小于28天;
3)填充墙顶部与梁、板底间的空隙填塞间隔时间偏短,未能采用细石混凝土分层塞实;
4)当抹灰层超厚时未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片或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等加强措施,砖与砼之间没有加强连接(如加钢丝网等);
5)砌体砌筑完成与墙面抹灰之间的间隔时间偏短;
6)墙面没有喷浆到位或打毛;在混凝土表面优先采用凿毛处理;
7)基层表面尘土、污垢、油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