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网络“抹平”了你和父母与世界的距离.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抹平”了你和父母与世界的距离.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8/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抹平”了你和父母与世界的距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抹平”了你和父母与世界的距离

观点间的媾和与博弈既是互联网文化的常态,也是互联网生态相对于传统媒体生态独具魅力的特色,它确保了不同代际的人在拥有平等的“世界接近权”的同时,仍能保持历史赋予自己的独特性,因而理应受到保护和珍视。
春节期间,伴随着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中青年人士返乡过年,不同代际间的交流和冲突往往会以互联网为平台出现集中性的爆发。其中,“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和“熊孩子”似乎总是热点议题,冲突的症结当然与不同代际的生活方式的差异密切相关。但最近几年,情况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
记得曾经有个听上去颇令人心酸的网络段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在玩手机。这个段子被用于批评那些沉溺于网络交流而与父母长辈缺乏沟通的年轻人。然而这两年回家过春节,我发现情形完全颠倒了过来:我急切地想与父母说说话,而他们总是心不在焉地低头摆弄手机:微信抢红包、看热门视频、玩游戏。以至于有一次我不得不佯装愤怒地对他们喊:你们能不能跟我说说话!
说是“佯怒”,原因在于我并不真地认为父母“沉迷”于手机是一件糟糕的事。恰恰相反,我为他们的生活真正融入了世界上主导性的技术环境而由衷地高兴。他们从出生以后就经历了共和国历史上的每一次震荡,并在近年来剧烈的经济转型中被边缘化。是互联网拯救了他们的落寞,让
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虚拟社区,也让他们拥有了和更年轻、更主流的当代社会对话的资本。
网络化生存不仅改变了上一辈的生活,也改变了下一辈的生活。由于很早即接触互联网,如今的未成年人拥有远比我们那个年代更为宽广和深邃的视野。一位好朋友的10岁女儿,可以说出世界上所有大国的国家元首的名字,并对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政策提出自己的观点。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在东北边陲小城长大的高中生,每天和我看着一样的影视作品:《纸牌屋》、《黑镜》、BBC的纪录片,并据此形成了在我看来既科学又豁达的世界观;他才只有16岁,就已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而我当年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还只能凭那些专业的字面意思去揣摩。人们常说,90后是可怕的,我想这“可怕”二字并没有贬损的色彩,而更多表达了一种带有些许敬意的震惊,因为互联网让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拥有了全世界。
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而言,互联网似乎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但实际上其宗旨都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消除不同代际之间的文化隔阂,让世界变得“更小”。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虽然与父母仍有着不同的观点,但至少我们在探讨同一个世界里的问题;我们虽然始终以居高临下的目光俯视着还没长大的孩子们,却也心中明白他们的未来远非我们可以预测和限量。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谈到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交合最终“抹平”了世界的观点,在如今的中国正在变成确凿无疑的事实:抹平的动作,从消除代际之间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