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青山秀水结脱贫硕果 】是由【小y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青山秀水结脱贫硕果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青山秀水结脱贫硕果
原标题:青山秀水结脱贫硕果
古岳坡风光。范先芳/摄
连接古岳坡和巴兰坡的“古巴路”。卢伊琳/摄
长塘镇连片种植的大棚葡萄。青秀区委宣传部供图
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童志华/摄
长塘镇长大村村民正在采摘桑叶。吕瑞琪/摄
长塘镇风光。青秀区委宣传部供图
春华秋实,岁稔年丰。
南阳镇二田村瓜果沁人,伶俐镇望齐村油茶飘香;长塘镇枫木村山花烂漫,刘圩镇那床村牧歌入耳……看不完的青山秀水,数不清的脱贫成效——这个秋天,南宁市青秀区各个乡村都在喜庆丰收,共享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青秀区委书记唐小若表示,城区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强弱项、补短板,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高质量实现脱贫和增收致富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贯穿,逐步实现共同丰饶。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1高质量:进展优质产业
今年以来,南宁市青秀区7个贫困村都有“3+1”特色产业,笼罩各村90%以上贫困户,没有展现因疫致贫返贫现象。这一事实充分说明该城区的产业扶贫既稳定脱贫成果,更延迟产业扶贫触角,使脱贫群众站得稳、立得住,敢想再多一点,能走更远一些。这对全区各地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巩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扶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什么样的产业才算“高质量”、如何进展产业才能稳定“造血”?青秀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站得稳脚跟。按照“宜种那么种、宜养那么养、宜林那么林”的要求,青秀区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符合群众诉求的扶贫产业。伶俐镇依托美好的自然风景进展乡村旅游、打造“南宁第一漂”,沱江两岸贫困户均从中获益;长塘镇枫木村基于传统林业进展林下养鸡,目前已进展规模化养鸡棚42个,年产肉鸡100万羽以上。
扛得住风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刘圩镇田野牧歌肉牛产业、长塘镇金花茶产业进展势头不减,企业、贫困户及相关村屯收入“逆市上扬”,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已然初步形成。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
看得到前景。南阳镇的古岳坡、花雨湖,刘圩镇的“市民农庄”,长塘镇的“金花小镇”等正在走农文旅乃至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之路,当地群众既能从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游客消费中直接获益,还能以股份合作、集体经营、企业带动、嘱托管理、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与合作企业共享进展成果。
截至目前,青秀区3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提前完成5万元以上收入的年度任务,累计收入达成413万元;其中7个贫困村收入均超过10万元,刘圩镇那床村、那度村两个贫困村收入均超过50万元。
2强根基:铺平致富道路
两年前,在南阳镇古岳坡赏识了壮族山歌的游客要到长塘镇巴兰坡一睹“金花小镇”的风采,务必从324国道绕行近1小时;而现在,“古巴路”将这段路程缩短为15分钟。目前,青秀区已根本实现“镇镇有干线、村村通客车、路路有人养”,是广西领先实现“屯屯通水泥路”的县区。
三年前,长塘镇枫木村葛岭坡的村民还只能靠自己打井找水;而现在,农村安好饮水稳定提升工程已经把明净的自来水送入各家各户。随着伶俐工业园区给水厂的建成,青秀区4个镇的大片面区域都将享受到更加稳定而安好的集中供水。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5—
四年前,刘圩镇谭村的通屯主干道邻近建有数个养殖场,污水横流、异味刺鼻;而现在,养殖场所在地已经变成了村民休憩的长廊。截至目前,青秀区农村垃圾治理率达100%,按照“六有”标准改造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已实现全笼罩。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加快贫困村的根基设施创办,是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地群众改善生活、进展生产的客观诉求。通过全面排查,青秀区摸清了各贫困村道路、巷道、水利、环境整治、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根基设施工程的创办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稳步推进道路硬化、人饮工程、晒谷场及村坡绿化等根基设施创办,为贫困村铺平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3大格局:凝结社会气力
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务必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气力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从爱心捐赠到结对帮扶、从给钱给物到培育产业、从安置就业到送技上门,青秀区着力打造“大扶贫格局”,社会气力扶贫的“质”与“量”显著提升——
大扶贫格局,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青秀区以统战部为牵头单位,协同城区工商联、楼宇办、教导局、文旅局、经信局等部门,利用辖区各类企业及各种社会组织集聚的优势,广泛宣传和发动民营企业、社会行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气力参与扶贫工作的鼓舞机制。在2022年青秀区工商联非公企业及非公经济人士表彰大会上,24家非公企业被授予“光辉事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
大扶贫格局,需要各界的积极参与:青秀区工商联分批组织企业和商会考察城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共发动辖区企业捐款450多万元,捐赠扶贫物资价值30多万元;楼宇办结合辖区各个商务区楼宇经济的创造活动,向进驻重点楼宇企业发出参与精准扶贫的提议书;农业农村局主动“走出去”联系和鼓动龙头企业进驻城区7个贫困村,支持贫困户以土地、小额信贷及政府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城区教导系统引导师生、家长开展以“爱心帮扶,真诚扶贫”为主题的教导支持精准扶贫活动,目前已吸纳逾210户爱心家庭报名加入……
大扶贫格局,需要良好的舆论空气:青秀区委宣传部携手各类媒体,依托自有平台,大力宣传非公经济先进典型和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传播非公经济的正能量,实时察觉典型和先进阅历并举行宣传推广,实现社会扶贫可持续良性互动。
4奔小康:力推乡村振兴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脱贫攻坚,提振了群众信仰:青秀区有的放矢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有效激发了宏大贫困户“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青秀区在4个镇和仙葫经济开发区开展以育婴员、中式烹调、家政服务员等实用工种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828人。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
脱贫攻坚,带动了产业兴旺:截至2022年9月底,青秀区已进展“5+2”特色产业贫困户1198户、%。
脱贫攻坚,美化了乡村风貌:仙葫开发区江口坡、刘圩镇那旺坡、伶俐镇国忐坡、南阳镇石笋坡等地村民正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利用村内的旧砖石瓦、竹子木头等在去除危旧房腾出的空地上打造“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目前,青秀区已完成根本整治型村庄改造65个,开工创办10个设施完善型、2个精品示范型村庄,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截至2022年底,青秀区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2户5903人脱贫;截至今年9月下旬,年内筹划脱贫户“八有一超”指标已全部达标。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青秀区始终秉承的理念;脱贫攻坚取得的阅历与成果,为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走出贫困桎梏的乡村,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丰饶”的要求,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刘慧吕瑞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7—
《青山秀水结脱贫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