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KPD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PKPD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
*
抗生素治疗的药理学
临床用药的几个问题
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用
抗菌药物的防突变浓度和突变选择窗
内容
*
时间-血浆浓度变化曲线
药代学(pharmacokinetics,PK)特点
:MandellGL,BennettJE,DolinR,,Pa:ChurchillLivingstone;2000:253-,Inc.
药动学:机体对于药物的ADME
(absorption吸收,distribution分布,metabolism新陈代谢,excretion排泻)
关键:是否达到有效浓度和足够时间——感染部位
*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特点
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药理作用(疗效/副作用);
关键:是否达到有效杀菌,不产生耐药
最低杀菌/抑菌浓度(MIC/MBC)
抗生素后效应(PAE)
防耐药变异浓度(MPC)
*
24-hrAUC/MICiscorrelatedwithoutcomeofinfection,themagnituderequiredforsuccessandMICatwhichthisoccursbecomesthePDbreakpoint
Antibioticconcentration
MIC
Time
AreaunderthecurvetoMICratio
PeaktoMICratio
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特性与PK/PD参数
抗生素的药效学
*
PK/PD原则
——时间依赖型的抗生素PK/PD重要参数
抗生素PK/PD关系图
*
PK/PD原则
——根据杀菌活性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类
第一大类:时间依赖型
在药物浓度超过MIC4-5倍以上时杀菌活力不再增加
此类代表药物: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万古霉素
第二大类:浓度依赖型
药物的杀菌活力在很大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
此类代表药物: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和甲硝唑等
*
根据PK/PD原理制订的给药方案可以达到更高的疗效和清除病原菌的作用,并可能防止疗程中细菌产生耐药性
与时间依赖型药物杀菌活力有关的PK/PD参数是T>MIC,即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持续的时间占2次给药间期的百分比
与浓度依赖型药物杀菌活力有关的主要参数是AUC24/MIC或Cmax/MIC
PK/PD原则
——PK/PD参数的意义
*
抗菌药
类型
持续杀菌
杀菌活力参数
β内酰胺类
时间依赖型
轻度~中度
T>MIC
克林霉素
时间依赖型
轻度~中度
T>MIC
红霉素
时间依赖型
轻度~中度
T>MIC
TMP-SMZ
时间依赖型
轻度~中度
T>MIC
噁唑烷酮类
时间依赖型
轻度~中度
T>MIC
氟喹诺酮类
浓度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Cmax/MIC
氨基糖苷类
浓度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Cmax/MIC
甲硝唑
浓度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Cmax/MIC
阿奇霉素
时间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
链阳性菌素
时间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
四环素类
时间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
万古霉素
时间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
酮内酯类
时间依赖型
长效
AUC24/MIC
PK/PD原则
——一些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
*
根据PK/PD原则看舒普深给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