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陈洪克
登封市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小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决定于自救和互救方法的正确性。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
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第一目击者”对伤病人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在医疗救护下,应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病员迅速送到就近的医院继续进行救治。
“第一目击者”亦是医疗救护员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第一目击者”包括现场伤病员身边的人,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的人。
“第一目击者”的定位
应用救护知识和技能对各种急症、意外事故、创伤等施行现场初步紧急救护的人员。
“第一目击者”的工作内容
对常见急症进行现场初步处理;
对伤员进行通气、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初步救治;
搬运护送伤病员;
现场心肺复苏;
在现场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开展群众性现场救护知识的普及培训。
现代救护新概念
1、救护新概念
1)概念: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成为能够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的“第一目击者”,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健康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2)为什么提出救护新概念
人们一直将抢救危重病人及意外伤害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
由于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可实施性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认识不足,往往使处于生死之际的病人丧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
现代救护新概念就是让人们有能力利用这宝贵的救命黄金时刻
3)应对现代社会生活向救护提出的挑战
人的寿命延长,疾病谱变化,心血管病人增多
人的活动空间增大,交通、劳务中意外伤害增多
天灾人祸、地震、海啸、水灾、火灾等各类灾害时有发生
面对生命奄奄一息的心跳、呼吸骤停者,传统的一般止血、包扎、转运等救护知识常常是一筹莫展,会丧失救命良机
2、现代救护的特点
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科学、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第一目击者实施救护对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并争取有利的继续救治时间十分重要
在危重病人发病的家庭、工地等现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是医学上称之为救命黄金时刻的重要时刻,只有及时正确的抢救才有可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