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械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统计分析法的应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一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加工误差的性质和产生原因,提出消除或降低加工误差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本实验使同学能够掌握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误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仪器、设备
1. M1040A型无心磨床一台;
2. ;
3. 块规一付(尺寸大小根据试件尺寸而定);
4. 千分尺一只;
5. 试件一批约120件,
6. 计算机和数据采集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
在无心磨床上连续磨削一批试件(120件),按加工顺序在比较仪上测量尺寸,并记录之,然后画尺寸点图和X---R图。并从点图上取尺寸比较稳定(即尽量排除掉变值系统性误差的影响)的一段时间内连续加工的零件120件,由此计算出
X、σ,并做出尺寸分布图,分析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性质,工序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工艺能力;提出消除或降低加工误差的措施。
四、实验步骤
1. 按被磨削工件的基本尺寸选用块规,并用气油擦洗干净后推粘在一起;
2. 用块规调整比较仪,使比较仪的指针指示到零,调整时按大调---微调---水平调整步骤进行(注意大调和水平调整一般都予先调好),调整好后将个锁紧旋钮旋紧,将块规放入盒中。
3. 修正无心磨床的砂轮,注意应事先把金刚头退后离开砂轮。将冷却液喷向砂轮,然后在按操作规程进刀,修整好砂轮后退刀,将冷却液喷头转向工件位置。
4. 检查磨床的挡片,支片位置是否合理(如果调整不好,将会引起较大的形变误差)。对于挡片可通过在机床不运转情况下,用手将工件沿着支片紧贴挡片前后推动,同时调整前后螺钉,直至工件能顺利、光滑推过为宜。
5. 按给定尺寸(Φd-)调整机床,试磨五件工件,使得平均尺寸应保证在公差带中心稍偏下为宜,然后用贯穿法连续磨削一批零件,同时用比较仪,按磨削顺序测量零件尺寸并记录之。
6. 清理机床,收拾所用量具、工具等。
7. 整理实验数据,打印做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序号
零件尺寸误差(um)
序号
零件尺寸误差(um)
序号
零件尺寸误差(um)
序号
零件尺寸误差(um)
序号
零件尺寸误差(um)
2
3
3
3
3
2
2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3
2
3
3
4
4
3
3
2
3
2
4
4
4
4
4
4
3
3
3
3
3
2
2
3
2
2
2
3
2
2
2
2
3
2
2
2
2
3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3
2
2
2
2
2
2
3
3
3
3
2
3
2
2
2
2
2
3
画出尺寸点图:以工件序号为横坐标,测量仪读数为纵坐标,依次点出每一工件的坐标值,并顺次连接各点成折线,用两根平滑的曲线画出点子上的上、下限;然后在其中间画出平均曲线,即可分析加工误差的性质。
由实验数据作出尺寸点图如下图,由图可以看出,该实验几乎无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