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大黄路道路整治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1,478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黄路道路整治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zl201163zl 2022/11/14 文件大小: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黄路道路整治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大黄路道路整治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是由【zl201163zl】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黄路道路整治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大黄路道路整治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9
工程概述
项目区位
渝中区大黄路起点位于肖家湾经纬大道与长江二路交叉口,一直向南延伸,终于止于黄杨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次设计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不作改变,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40Km/h。
项目区位图
现状车行道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现状道路运营多年,加上近年来渝中区城市快速发展,伴随着交通量不断增大,造成该路段路面出现松散、麻面、裂缝、坑槽、沉陷等多种沥青路面典型病害,有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车行道路面破损较严重,极大影响渝中区城市整体形象。为使大黄路交通问题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同时提升、美化渝中区城市形象,我司受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委托,对大黄路进行车行道整治。
工程规模
本次改造的大黄路起点位于肖家湾经纬大道与长江二路交叉口,一直向南延伸,终于止于黄杨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次设计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不作改变,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40Km/h。
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范围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车行道面层铣刨更换;(2)车行道基层病害处治;(3)更换非铸铁雨水篦以及破旧铸铁雨水篦;更换破旧陈旧的检查井;(4)施画交通标线等。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
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业主提供的工程所在地1:500地形图(电子版)
(3)《重庆市渝中区市政道路检测分析报告(大黄路)》
(4)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设计遵循的规范
(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6)《城填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3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预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3)《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
(14)《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
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设计行车速度: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30Km/h
(3)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轴载BZZ-100KN
(4)设计控制因素:现状平面、现状纵坡
(5)车行道路拱横坡:现状路拱横坡。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
:道路建筑界限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执行情况:道路设计上无任何物体侵入建筑界限内。
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本项目为一阶段设计。
工程建设条件
地形地貌
本次改造的大黄路起点位于肖家湾经纬大道与长江二路交叉口,一直向南延伸,终于止于黄杨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本次设计为大黄路车行道道路整治,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均不作改变,速度遵循现状速度V=40Km/h。
气象水文
项目片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据气象资料显示,°C,°C,极端最低气温-°C;,雾日平均30天-40天;,(1916年),(1939年),主要集中在4-10月,且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年总降雨的85%左右,由于降雨集中,常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项目周边交通现状
大黄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本项目为车行道道路整治工程。场地周边新建市政道路较多,交通便利,车辆可达到。
项目建设交通、建筑材料条件
道路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需求量较大,从经济性考虑应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石料、砂料
周围地区解决,石料主要有砂岩、石灰岩,石质坚硬、强度高;长江沿线细砂、特细砂及混合砂均可使用,运输方便。
钢材、水泥、木材
钢材、水泥、木材均可就近购买,运输方便。
沥青
沥青可就近购买。
运输条件
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现状大黄路为双向3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周边道路众多,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设条件成熟,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4
道路现状情况调查及路面使用状况评价
车行道路面病害调查及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道路基本基本技术指标
(1)车行道现状
通过现场踏勘,大黄路现状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运营,车行道表观陈旧,行驶质感欠佳,病害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通过《市政道路检测分析报告(大黄路)》可知:
(一)路面外观病害检测结果
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检测范围内:㎡,网裂面积81㎡,㎡,拥包面积4㎡,㎡,㎡,㎡,路框差面积4㎡,唧浆面积36㎡。
(二)路面使用性能各分项指标
,评价等级为A;,评价等级为B。,评价等级足够;路面抗滑能力(TD),评价等级为A。
(三)路面综合评价指数(PQI)

(四)道路路基/基层病害检测结果
通过对三维地质雷达数据的滤波处理和对其回波信号的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复测、核对并排除各种信号干扰引起的异常以及钻探验证后,确定大黄路长江二路至黄杨路段,0~3m深度范围内未发现空洞、脱空、富水等威胁道路安全的不良地质体。
依据《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重庆市渝中区大黄路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等级为A、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等级为B、路面抗滑构造深度TD等级为A,路面结构强度为足够,因此该路段的养护对策为:保养小修。综上所述,大黄路道路基本技术指标满足要求,行驶质量差的根本原因为路面结构不均匀损坏。
道路取芯结论分析
1#孔:0~106mm沥青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106~136为中空层;136~446mm水泥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446~550mm水泥混凝土芯样破碎,呈颗粒状。
6
2#孔:0~85mm沥青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85~115为中空层;115~355mm水泥混凝土芯样破碎,呈颗粒状;至355mm钻头因碎颗粒打滑不能钻进。
3#孔:0~40mm沥青混凝土层芯样较完整;40~70为中空层;70~150mm水泥混凝土芯样较完整;150~405mm水泥混凝土芯样破碎,呈颗粒状;至405mm钻头因碎颗粒打滑不能钻进。
通过以上可知,+水泥混凝土基层。
病害调查与分析
(1)病害成因分析
1)路面建成时间较久
路面建成时间较久,大黄路近年进行了综合整治,道路部分挖补、铣刨、罩面,至今已运营十余年,已临近设计使用年限末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荷载、环境等因素影响,致使路面沥青老化,失去粘结力,沥青混凝土骨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路面形成孔洞、坑槽。
2)车流量大
由于该条道路是片区内的一条交通要道,交通量增长快速,车载急增导致路面已不堪重负,致使沥青路面在车辆反复的碾压下变形,形成破裂等病害,路面损坏严重。
结合上述各类评判方法得出:本道路车行道病害之根源为路面基层损坏,需进行车行道路面结构的综合性维修。
道路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遵循现状大黄路的技术标准,原则上不对原道路平面、横断面和纵断面进行改动。
(2)路面处治按照“分类处理、合理决策”的养护设计基本要求,保证养护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从“结构、材料、荷载、环境、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养护方案结构力学强度与路面使用性能的匹配,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兼顾。
(4)根据路面病害影响的深度、路面损坏严重程度,结合现场进行动态设计。
(5)便于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施工、工期短、对行车与安全的影响最小。对交通管理、社会影响减少至最低。
(6)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7)减少对居民生活及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平面设计
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本次设计对道路平面不进行任何改变。
纵断面设计
为了让大黄路与周边商铺衔接紧密,现状道路纵断面指标较好,仅对局部不平整进行微调。
横断面设计
(1)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现状路幅总宽度及车行道宽度均不做改变,标准车行道宽度为16m。
(2)改造后横断面:保持现状路幅总宽及车行道宽度不变。
(3)车行道路拱横坡采用现状路拱横坡。
出入口衔接
本项目为大黄路车行道安全隐患整治工程,道路与周边出入口衔接均采用原状恢复,对各出入口平面均不作改变。
6
路面病害处治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设计
根据对大黄路路面状况调查并结合路面检测评估报告及现场踏勘分析,本次路面整治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1)基层完好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
先铣刨原道路面层,平均厚度约10cm,基层较完好,能够满足基层的相关要求,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玄武岩)上面层厚4cm
~
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厚6cm(添加抗车辙剂)
~
玻璃纤维格栅
原道路基层和底基层(保持现状)
碾压密实土路基(保持现状)
(2)局部基层病害挖补的路面结构设计
先铣刨原道路面层,平均厚度约10cm,该段现状基层根据取芯结论为水泥混凝土基层,对局部基层病害采用挖补处理,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玄武岩)上面层厚4cm
~
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厚6cm(添加抗车辙剂)
~
玻璃纤维格栅
C30砼早强混凝土(1天早强剂)厚30cm
碾压密实路基(掺入碎石,嵌入深度3cm,压实度≥95%)
(3)道路部分两侧小区开口的路面结构设计
在道路部分两侧小区开口为水泥路面,本次先将现状水泥路面铣刨4cm后再加铺4cm沥青面层,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
先铣刨原道路面层4cm,基层较完好,能够满足基层的相关要求,具体路面结构如下所示: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玄武岩)上面层厚4cm
~
原道路基层和底基层(保持现状)
抗车辙剂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在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下面层中添加抗车辙剂。%,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Kg。
水泥混凝土面板分块设计
~,且不宜设置镇轮迹带上,横缝间距按6~15m确定。
纵缝宜平行于路中线,横缝宜垂直于纵缝,,平面面积不宜超过45㎡。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为使砼早期强度早日形成,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建议采用C30早强混凝土。
接缝设计
(1)纵向接缝
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视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受拉杆假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1/3h
7
~2h/5(h为混凝土面板厚),宽度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
拉杆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距离可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2)横向接缝
①横向施工缝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
②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一般为假缝型式,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临近自由端和胀缝的3条横向缩缝,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他情况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横向缩缝顶部应据切槽口,设置传力杆时槽口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4~1/3,
不设置传力杆时槽口深度宜为面层厚度的1/5~1/4。槽口宽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填缝料性能等因素而定,宽度宜为3~8mm,槽内应填塞填缝料。
③横向胀缝
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的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胀缝宽20~25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④传力杆
传力杆应采用光圆钢筋。横向缩缝传力杆的尺寸、间距和要求与胀缝相同,可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3)填缝料
为了适用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本次设计接缝料为沥青玛蹄脂填缝。
(4)未尽事宜具体详《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附属工程
路缘石
路缘石采用光面芝麻灰花岗岩路缘石,尺寸为15×55×75cm。两节间采用1:,安装路缘石时,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
本次设置范围为:除道路K0+590-K0+990(现状设置防撞护栏路段)外,其余路段均重新设置路缘石。
路缘石要求
(1)外观质量要求
路缘石外露面平整、清洁,无贯穿裂纹、分层,色差、杂色不明显;
路缘石顶面平顺,棱线直顺,顶面与人行道板衔接和顺;直线段与曲线段衔接顺畅;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安装稳固,缝宽均匀一致,灌缝饱满,填缝密实,勾抹光洁,缝色与路缘石无明显不协调色差。
(2)石质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
路缘石石材制成品外形质量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外形尺寸

±4
钢尺量
2

±1
钢尺量
3
厚(高)
±2
钢尺量
8
4
对角线长度差
±4
钢尺量
5
外露面平整度
2
钢尺量(直尺)
检验数量:材料进场时每批抽检3%。
(3)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
预制混凝土路缘石外形质量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长度、宽度、厚度(mm)
+5,-3
钢尺量
2
外露面平整度(mm)
≤3
钢板尺和塞尺量
3
外露面缺角掉边(mm)
≤15
钢尺量、观察
4
外露面粘皮、脱皮、缺损()
≤30
钢尺量、观察
检验数量:材料进场时每批抽检3%。
(4)路缘石安砌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路缘石安砌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次
1
直顺度
≤5
20m
1
小线量取最大值
2
相邻块高差
≤3
20m
1
钢板尺和塞尺量
3
与人行道块顶面高差
≤5
20m
1
钢尺量
4
缝宽
±2
20m
1
钢尺量
5
顶面高程
±10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6
垂直度
≤3
20m
1
垂线测量
(5)强度要求
抗压强度:≥30MPa
抗弯拉强度:≥3MPa
中央隔离栏杆
道路K0+000-K0+160段现状有中央隔离栏杆,该栏杆拆除后运至渝中区城管局用于其他项目,本次新建160米中央隔离栏杆。
施工工艺
路基施工
路基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土质路基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及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城市次干路
范围
点/次
1
纵断高程(mm)
+10,-20
20m
1
水准仪
2
中线偏位(mm)
≤30
50m
1(弯道加HY、YH两点)
经纬仪或全站仪
3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B
40m
1
钢尺量
4
平整度(mm)
≤15
20m
每车道取1点
3m直尺和塞尺
5
横坡(%)
±%且不反坡
20m
1
水准仪
6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值
20m
1
钢尺量
注:B为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
回弹模量E0
弯沉值L0()
≥45MPa
≤288
路基压实度指标
土路基压实标准表(重型击实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压实度(%)
(城市次干路)
路堤
路床
~
≥95
上路堤
~
≥94
下路堤
~
≥92
填料
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
路基土指标应按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进行测试。
土质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
9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城市次干路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10
下路床
30~80

10
上路堤
80~150

15
下路堤
150以下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80

10
①表列强度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浸水96h的CBR试验方法测定。
②表中上、下路堤填料最大粒径150mm的规定,不适用于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
玻璃纤维格栅施工
在减缓反射裂缝,在结构层之间(非面层之间)及底部满铺玻璃纤维格栅,能减少温度荷载产生的应力,减缓反射裂缝的出现。采用的玻纤格栅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拉弹性模量,较低的延伸性,并和沥青混合料层整体受力,共同工作。玻璃纤维格栅的规格为双经双纬玻纤格栅,孔径不大于25×25mm,抗拉强度经50KN/m,纬50KN/m。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经170℃,1h热处理后,其经向和纬向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应不小于90%。
玻纤格栅物理力学性能如下:
项目
标准值
断裂强度(KN/m)
经向
≥50
纬向
≥44
断裂伸长率(%)
经向
≤4
纬向
≤4
单位面积质量(g/cm²)
≥440
网眼尺寸(mm²)
经向
≥19
纬向
≥19
沥青混凝土的施工
①在基层处置完成并在粘结层施工完后,应立即铺筑面层沥青混凝土。
②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或设计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
③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
④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
⑤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
⑥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
⑦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
⑧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⑨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⑩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面层设计为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3上面层,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粘结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上面层。
车行道加铺路面材料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本工程用于粘层的改性乳化沥青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
10
道路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品种及代号
试验方法
PCR
BCR
破乳速度
快裂或中裂
慢裂
T0658
粒子电荷
阳离子(+)
阳离子(+)
T0653
筛上剩余量(),不大于(%)


T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E25
1~10
3~30
(S)
8~25
12~60
蒸发残留物
含量,不小于(%)
50
60
针入度(100g,25℃,5s)()
40~120
40~100
软化点,不小于(℃)
50
53
延度(5℃),不小于(cm)
20
20
溶解度(三***乙烯),不小于(%)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
2/3

T0654
贮存
稳定性
1d,不大于(%)
1
1
5d,不大于(%)
5
5
基质沥青
本次设计路面面层改性沥青均选用SBS聚合物改性沥青(基质沥青选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达到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等级
沥青标号
试验方法
70号
90号
针入度(25℃,5s,100g)()

60~80
80~100
JTGE20(T0604)
适用的气候分区
-
1-4
1-3
针入度指数PI
A
—~+
JTGE20(T0604)
B
—~+
JTGE20(T0604)
软化点(R&B),不小于(℃)
A
46
45
JTGE20(T0606)
B
44
43
60℃动力粘度,不小于()
A
180
160
JTGE20(T0620)
10℃延度,不小于(cm)
A
15
20
JTGE20(T0605)
B
10
15
15℃延度,不小于(cm)
A、B
100
100
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
A

JTGE20(T0615)
B

闪点,不小于(℃)

260
245
JTGE20(T0611)
溶解度,不小于(%)


JTGE20(T0607)
密度(15℃)(G/cm³)

实测记录
JTGE20(T0603)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JTGE20(T0610或T0609)
质量变化,不大于(%)

±
±
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
A
61
57
JTGE20(T0604)
B
58
54
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
A
6
8
JTGE20(T0605)
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SB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SBS类改性剂掺量为5%。SBS改性沥青应满足下表中的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SBS改性沥青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30~60
T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0
T0604
延度(5℃,5cm/min),cm
≥20
T0605
软化点(TR&B),℃
≥60
T0606
运动粘度135℃,
≤3
T0625,T0619
闪点,℃
≥230
T0611
溶解度,%
≥99
T0607
弹性恢复25℃
≥75
11
离析,48h软化点差,℃

T0661
旋转薄膜试验(163℃×5h)
质量损失,%
≤±
T0610
针入度比25℃,%
≥65
T0604
延度5℃,cm
≥15
T0605
沥青面层
质量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压实度:SMA-13路面为98%;AC路面为95%
平整度:,
厚度容许偏差:+10mm,-5mm
中线高程:±20mm
横坡度:±%且无反坡
宽度:0,+30mm
外观质量要求
(1)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
(2)施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
(3)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等现象。
抗滑性能要求
次干路沥青路面在质量验收时抗滑性能指标宜参照下表的规定。
年平均降雨量(mm)
横向力系数SFC60
构造深度TD(mm)
粗集料磨光值(PSV)
城市次干路
>1000
≥54

≥40
500~1000
≥50

≥38
250~500
≥45

≥36
<250
-
-
-
注:±1Km/h时的横向力系数(SFC60)作为控制指标。

石料要求
加铺面层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玄武岩轧制碎石,碎石集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
(1)粗集料
沥青层用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a、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序号
指标
城市次干路
试验方法
1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30
JTGE42(T0316)
2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5
JTGE42(T0317)
3
磨光值,不小于

JTGE42(T0321)
4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³)

JTGE42(T0304)
5
吸水率,不大于(%)

JTGE42(T0304)
6
坚固性,不大于(%)

JTGE42(T0314)
7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不大于(%)
,不大于(%)
20


JTGE42(T0312)
8
水洗法<,不大于(%)
1
JTGE42(T0310)
9
软石含量,不大于(%)
5
JTGE42(T0320)
b、粗集料级配要求:粗集料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细集料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a、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