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京津冀雾霾成因与治理.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京津冀雾霾成因与治理.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7/8/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京津冀雾霾成因与治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京津冀雾霾成因与治理
区域输送对京津冀地区雾霾的形成和维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大气边界层内气象要素的变化对重污染有着显著贡献,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控制和治理需要城市群的联动
进入冬季采暖期后,特别是2016年12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经历了三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分别是12月2-4日橙色预警,12月16-24日红色预警,12月30日-2017年1月7日橙色预警。其中,从2016年12月23日持续到2017年1月7日跨年度的重度大气污染是京津冀地区经历时间最长的重度污染过程。京津冀地区频现大范围重度雾霾,不时启动的空气重污染预警,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及交通等带来严重影响,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雾、霾概念及其特征
雾和霾是自然界中的两种天气现象,在形成机制及其本质上有很大区别。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常呈乳白色,水平能见度一般小于1千米。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地表辐射冷却,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雾,称为辐射冷却雾;另一种是暖湿空气流经较冷区域时,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雾天时,如大气没有污染存在,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霾是由大量的细颗粒物均匀地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浑浊视程现象,这些细颗粒物主要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排放。当空气中水汽较多时,某些吸湿性强的干颗粒物会吸水、变大,并最终活化成云雾的凝结核,产生更多、更小的云雾滴,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当相对湿度较低时,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气固相分配进入颗粒物相,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而相对湿度升高、温度降低时,颗粒物吸湿增长,吸收可溶性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发生液相二次过程,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硫酸盐、***盐等。霾由灰尘、硫酸、***等细颗粒物组成,其散射波长较长,因而霾看起来常呈现黄色或橙灰色。由于霾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微小颗粒,所以霾天气对人体健康会造成直接危害。
雾和霾的主要区别有以下4点:(1)出现的垂直高度不同,雾一般出现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高度,而霾天气过程高度可达3千米。(2)出现时的相对湿度不同,雾出现时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而霾出现时相对湿度较低。(3)出现的时间不同,雾一般傍晚、午夜至凌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4)雾容易散去,而霾却不容易散去。这是因为雾的相对湿度大,受天气变化影响比较大,太阳一出来,地表增温,蒸散迅速加大,或遇到干燥空气,雾很容易散去。所以,雾一般在日出后不久即消散,但霾则不然。
京津冀地区污染源排放对雾霾形成的影响
局地雾霾天气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污染源排放,二是地理环境,三是天气条件。,,也称细颗粒物,是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共同组成的。直接排入空气中的微粒主要由尘土性微粒、植物和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黑粒子组成。二次微粒主要由硫酸铵和***铵组成,这两种微粒是由大气中的SO2和NOx(氮氧化物)转化生成的。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课题组利用多台雷达组网实时监测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