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阡鸳鸯湖野生迁徙鸳鸯的湿地天堂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石阡县有两张国字号的金字招牌,一个是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一个是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其实这保护区与湿地公园可谓真正的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佛顶山的大生态就是鸳鸯湖的水源保证。
武陵山脉横卧在铜仁市的中部,其主峰梵净山与次峰佛顶山遥相呼应,保证了区域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厚的物产。黔金丝猴就是唯一生活在这里的“地球独生子”。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10~14亿年火山熔岩的惊涛骇浪里峭拔出世的古陆,是一个藏在深闺的原始生态奇葩。
组图: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以鸳鸯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公园,是中国黄河以南最古老也是物种最为多样的湿地公园之一。现已成为1500余只鸳鸯活动的天堂,同时也是700余只留鸟的情爱港湾。
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就像是武陵玉带上的宝石,将武陵山区点缀成人间仙境,以鸳鸯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黄河以南最古老也是物种最为多样的湿地公园之一。南国这片罕为人知的湿地,以其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地理特征,为鸳鸯缔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栖息天堂,是目前全国野生鸳鸯生存环境最好、种群和留鸟数量最多的地区。
登高俯瞰,鸳鸯湖犹如石阡大地上的绿色宝石,盘旋在“鸳鸯峰峦”山腰,整体成树枝状狭长湖体,以S型四面延伸,以其自然形成的高山绝壁阻断了与外界一切通道。境内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海拔在470~610米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暖湿共季。℃,降水量多在1150毫升,全年日照时数在1250小时以上,无霜期约30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林地基本上为次生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灌木林,栎树、苔藓、忍冬、橡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充实,共分布有蕨类、种子维管植物172科472属729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楠木、伞花木、篦子三尖杉、樟树、青檀、云南石仙桃等20种。有脊椎动物178种,其中兽类34种,鸟类74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18种,鱼类32种。昆虫、小型鱼类和蛙等动物众多。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林麝、鸳鸯、穿山甲、凤头鹈、鸢、凤头鹰、雀鹰、红腹锦鸡、领角?^、大鲵、虎纹蛙、多鳞四须?等24种。
每年9月初,北方的鸳鸯开始陆续迁徙到此越冬,次年4月初陆续北飞。但在鸳鸯湖它们一改常态,留恋起当地的美色,在这里长期驻扎下来,变化成了留鸟,在鸳鸯湖世代繁殖。为了适应这里的喀斯特环境,本来只在高大树洞里筑巢的鸳鸯,选择悬崖上的小石洞作为它们的婚房,不得不叫它们的孩子出壳后就学会高台跳水。从此在鸳鸯湖自由自在地生活。等到冬季来临,它们的表亲来到这里,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也成了恋爱的好天地,为来年的生儿育女作准备。也许,它们双双去到北国天地;也许,就选择了永远留在这里。
鸳鸯湖总面积778公顷,最深水位在100米以上,最浅的地方也有60米。共有3个水源点和5条支流,水源上流无污染工业,均为深山泉水,四季不枯,水质达到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湖湾蜿蜒而隐秘,湖面宽窄不一,有的湖湾完全被树枝遮盖,成了鸳鸯的自由王国。通常早上6点至9点,下午3?c至5点,是鸳鸯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在湖面上经常可见成群结对的鸳鸯欢歌戏水,少则30至50只一群,多则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