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麦芽生产中赤霉酸的应用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麦芽生产中赤霉酸的应用探析.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7/8/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麦芽生产中赤霉酸的应用探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麦芽生产中赤霉酸的应用探析
摘要:本文结合工业生产实际,对于赤霉酸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赤霉酸在麦芽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通过试验比较了在浸麦和发芽阶段添加赤霉酸的不同效果,其中浸麦阶段由于利用率较低,因此不予提倡。系统的分析了不同麦种中赤霉酸添加量及赤霉酸残留量的影响,并对赤霉酸在麦芽生产过程中的新应用及展望,希望能够给麦芽生产中的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赤霉酸;麦芽生产;不同阶段添加;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TQ9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 前言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啤酒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啤酒大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啤酒以麦芽为主要原料,亦即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基于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则麦芽使用量基本上是高于50%的。至于使用什么样的麦芽,传统上乃至今天仍然沿用着大麦麦芽。
我国的啤酒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啤酒原料特别是啤酒大麦的生产发展严重滞后于啤酒工业的发展,致使我国啤酒大麦长期依赖进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大麦进口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受制于人”的现状亟需得到改善,我国啤酒工业将被他国原料供应商“牵着鼻子走
”。因此,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大力量发展“精耕细作”,创新大麦麦芽的生产方式,沿着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开展麦芽生产中赤霉酸的科学应用。
2 赤霉酸概述及作用原理
赤霉酸概述
赤霉酸是于1935年被日本科学家薮田发现并从诱发恶苗病的赤霉菌中分离得到的。赤霉酸,是一种能促进生长的非结晶固体,具有赤霉烷的骨架(图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英美2国科学家才实现了从真菌培养液中进行提纯,才得到赤霉酸的纯化学提纯产品,并且正式由英国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赤霉酸。
由于赤霉酸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它的最显著的生理效用就是促进植物的生长。赤霉酸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下列特点:通过赤霉酸处理,能够使植物的茎伸长生长,并且促进节间伸长的赤霉酸,仅仅作用于节间伸长,并不能促进节数增加;适合浓度的赤霉酸,能够诱导开花,对于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雄花数量。在这一方面,赤霉酸的作用不同于生长素或是乙烯的作用,效应恰恰相反。
赤霉酸的作用原理
一般情况下,较低浓度或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作用植株的生长,而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作用植株的生长。所以,赤霉酸作为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当浓度合适时,可以结束种子或块茎的休眠,促进作用植株的生长发育,缩短成熟时间,改善产量和产品的品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赤霉酸具有较低的水溶性,所以应该先用少量白酒和酒精将其溶解,然后将其调制到适宜的浓度。实际上,大麦自身发芽过程中,自身可以产生一定的赤霉酸。发芽过程中通过赤霉酸在胚芽至糊粉层的转移来缩短发芽所需的时间。额外添加赤霉酸,多是由于大麦自身产生的赤霉酸量有限,额外添加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种类酶的活力。
采用赤霉酸来处理灭菌的去胚大麦种子时,试验数据显示:在促进其糊粉层中α-淀粉酶的新合成过程中具有赤霉酸显著作用,从而引起淀粉的水解。而大麦发芽过程中把胚去掉,淀粉就不水解,通过赤霉酸作用于大麦,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