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李士淳与翔山书院.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士淳与翔山书院.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7/8/25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士淳与翔山书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士淳与翔山书院
李士淳(1585―1665),字仲垒,号二何,明末清初广东程乡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明万历己酉年(1609年)参加广东乡试,中解元(即第一名举人),20年后中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历任山西翼城知县、曲沃知县,先后捐俸创办翼城翔山书院、曲沃乔山书院。后升为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6年后,明朝灭亡。李士淳携太子南下广东图谋举事,失败后隐居家乡,创办书院,成为明末清初闻名遐迩的教育家。其创办的翔山书院、乔山书院,成为明朝山西最后建立的两所书院,并且一举扭转这两地科举考试连年沉寂的局面,在历次乡试、会试中举人、进士录取人数屡获全省第一,创造了明代山西科举史上的奇迹。
科场传奇:从抢婚秀才到乡试解元
李士淳出身于乡塾家庭,聪敏早慧,博览诗书,十一二岁即能下笔成文,康熙《程乡县志?人物》称其“总角能文,下笔千言立就”,经史造诣颇深,被时人称为“神童”。虽然家境清贫,命运多舛,七八岁时父母双亡,但他自强自立,在困苦中刻苦攻读,19岁考中秀才。光绪《嘉应州志》
李士淳的婚姻如同是许多古典爱情剧的现实原型,颇具传奇色彩。其父李秋宇是乡村教师,在世时曾为李士淳与隔河饶员外之女指腹为婚。李士淳父母去世后,家道中落,饶员外心生悔意,将女儿改配松口镇富商马公子。但饶小姐深爱李士淳的才貌和人品,非李士淳不嫁,并得到母亲支持。为成全女儿婚事,母女二人与李士淳相约
“抢婚”。马家择定吉日前来迎亲时,李家花轿先到,饶小姐登上李士淳所备花轿,到李府与李士淳拜堂成亲,结为夫妻。饶员外气急败坏,但因有当年与李家订约的誓言,亦无话可说。马家知道李、饶两家指腹定婚在先,争闹反羞己,只得作罢。
李士淳在妻子激励下,发愤攻读,23岁赴广州参加乡试,高中头名举人,是为“解元”,在乡间传为佳话。嗣后,李士淳在家乡开设私塾“五龙馆”,招收生徒学****并刻《临场艺》以为教材。“四方来学者多所造就”,为后来梅县文风鼎盛作出了特殊贡献。
考取进士是科举时代寒窗学子的梦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李士淳第四次赴京会试失利。有风水先生提醒他,梅溪河出口处(狮象把水口)崖高水急,山川文峰欠佳,有碍松口当地读书人登科及第,应建文峰塔弥补风水不足。李士淳遂四处募资建塔,历时10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才建成九层八角的文峰塔。
建塔期间,李士淳又连续三次上京应试。崇祯元年,已经43岁的李士淳第七次上京应戊辰科会试,终于考中进士,并荣获会魁(即考生每18名为一组,该组头名进士称为会魁)。此时,距其当初中举已经整整20年过去了。次年,文峰塔建成,故名“元魁塔”。
杏坛传奇:从首创书院到“岭南夫子”
李士淳考中进士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被选派到山西平阳府担任翼城县知县。
李士淳此前曾在家乡开办书馆招生授课,又历经二三十年科举考试才进士及第入仕,对科举考试的艰难和重要性比一般县官有着更深刻的领悟。因此,到翼城首次出任地方官,即对兴学育士倾注了超常热情。他首先考评士子,“举邑之力学潜修以及一材一艺,咸为甄淑”。诸生受其“时雨之化”“淬励刻苦,好学深思”,学风为之一变。稍后,李士淳又于每月初一、十五前往文庙明伦堂,召集诸生讲学作文。
明朝末年,在全国许多地方,书院已经取代府州县学成为主要的教育机构,特别是李士淳的家乡广东,更是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