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夸客客 2022/11/1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 】是由【夸客客】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
尚建军董建平摘要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建议,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现状;调查;建议
-5739(2012)19-0313-01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永寿县地处关中北部、渭北黄土高原南缘,土地面积大,境内沟壑纵横,是国家划定的贫困县之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劳动力在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繁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自身也遇到了困境和问题,原有的生产劳动模式逐渐被淘汰,新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不断被引进应用,农村劳动力要生存、要发展,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在全县随机选择4个镇对其劳动力进行了初步调查。
1调查概况

随机选择永寿县监军镇的永寿村、西寨村、固县村、冯家庄村、干堡村、蒿店村、新勤村;永平镇的前进村、底角沟村;永太镇的车村、宜家塬村、马究村;仪井镇的北曹村、王家咀村、宋家村;共4个镇15个村,271户,480人进行调查。

2011年1—12月,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年收入、参加经济合作组织及接受技能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2结果与分析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480人)18~30岁、31~45岁、46~60岁、61岁以上人数分别为116、109、75、180人,%、%、%、%。其中,18~60岁有劳动能力的共300人,%,是当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这部分劳动力以外出打工者居多。61岁以上无劳动能力的180人,%,故不计入除性别比例外其他调查。

在永寿县所调查的劳动力中,男性共248人、女性共232人,%、%,男性劳动力以在外打工者居多。

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文盲83人、小学文化101人、初中文化71人、高中文化45人,%、%、%、%,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以在外打工者、办养殖场、当小老板者居多。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从事种植业258人、办养殖场21人、当小老板10人、无业11人,%、%、%、%。农村劳动力以务农种地为主,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只有在农闲时打零工、农忙时回家种地,打工天数最多的288d,最少的32d。在外地打工的98人,年龄全部在50岁以下。从事养殖业的以养猪居多,均为小规模、低标准养殖,缺乏市场竞争力。小老板指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建材加工、民房建筑的包小工头等。办养殖场或当小老板的劳动力年龄在30岁左右,这些人文化程度高,积极参与相关技能培训,对新技术接受快,有闯劲。无业主要是因病、残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力。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年收入最低的1700元,多为年龄大、在县内打零工的人;年收入最高为93200元,多为在外打工、办养殖场、当小老板的人。在所调查的300人中,他们所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5510元,比全县平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457元)高1%。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参与合作组织的有79人,未参与任何组织的有221人,%、%。合作组织主要涉及果业生产及销售、养殖、建材加工、手工制作等。

在所调查的劳动力中,接受技能培训的68人、未接受任何培训的232人,%、%。其技能培训主要有果业生产技术、养殖技术、手工制作技术等。
3结论与建议
当前农村劳动力现状主要表现为,18~60岁有劳动能力、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力流出农村,在农村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以老、弱、妇女居多。这些人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慢,大多思想守旧、满足现状,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种植业为主,收入有限,%,%,对学****科技知识培训没兴趣。农村劳动力从事的职业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是年龄大的人,年龄小的新一代劳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的很少,外出
打工者居多。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现场培训、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实地观摩交流等方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资源,通过开设专栏、安排专题讲座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必要的资金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搞好基础设施建没,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1-2]。

成立更多切合实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吸引农村劳动力参与其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拓宽劳动者收入渠道。

采取抓典型、树样板的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养经营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特长的生产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能工巧匠等农村实用型人才,提高其科技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3-4]。
4参考文献
[1]乔宏星,[J].农技服务,2011,28(11):1646,1652.
[2]焦敏,[J].农技服务,2012,29(2):233-235.
[3]黄静,杨政水,[J].农技服务,2012,29(2):244-246.
[4][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