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战地救护六大技术 】是由【Alone-丁丁】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战地救护六大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战地救护六大技术
2
一、战地救护六大技术
(一)通气技术
呼吸道发生了阻塞,在数分钟内伤员即会因窒息、缺氧而死亡,抢救时需争分夺秒去除各种阻塞原因,使气道通畅,称通气术。
(1)直接原因
颌面伤、咽喉伤、颈部伤、气管支气管伤等。
(2)间接原因
中枢性昏迷、吸入性损伤、冲击伤等。
(1)有受伤史,并可见头面颈部某处有创伤等。
(2)无呼吸式或有异常呼吸声。不同的异常呼吸声,提示不同的阻塞部位:①鼾声,由舌后坠所致;②喘鸣声,由喉头、上呼吸道阻塞所致;③漱口声,由咽部分泌物、呕吐物或血液存留所致;④喝哧喝哧声,由上呼吸道下部或支气管阻塞所致。
(3)如自主呼吸仍存在,可见强烈的腹壁运动、肋间肌内陷、辅助呼吸肌的运用或气管牵引动作。正换气时有明显的阻力。
3
与环状软骨之间),仍觉通气不足时可同时插入多个粗针头,随后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③紧急环甲膜切开术:因通气障碍而濒死、深昏迷舌后坠的病人可行此术,即用尖刀迅速切开皮肤和环甲膜(环甲膜切开术,正确的切口方向为横切),达到通气目的。病情缓解后再作常规气管切开。
④紧急气管切开术:仅在非常紧急的情况可以使用,即使用当前可以使用的物品切开气管,维持暂时的通气。具备条件时及时更换正规套管。
⑤快速气管切开术:采用快速气管切开器完成手术。为了伤员的安全运送,防止途中发生意外,也可选择性的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3)呼吸道误吸
及时吸出误吸的血液、涎液及呕吐物,尤其对昏迷、休克之误吸者应迅速做气管切开。对于昏迷病人,有条件时应留置胃管,吸出胃内容物。
(4)呼吸道烧伤水肿
应迅速做气管切开,通过气管套管迅速吸出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出血与止血
4
大量战伤出血,往往是导致伤员休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肢体大血管破裂或其他原因的大出血,在短时间内将危及伤员生命,或者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及时、准确、有效的止血将大大的减少火线伤亡。
(1)出血的种类
①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
②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呈缓慢涌流状。
③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片状渗出。
(2)判断出血程度
注意伤员全身情况的变化,出血多者常有下列特征:
①皮肤和粘膜呈苍白色。
②脉搏细速,四肢发凉。
③皮肤潮湿,全身衰竭。
④躁动不安,伴有烦渴。
⑤严重者,有时出现昏迷等。
上述变化,多半因有效循环血量和血液成分减少,而导致急性缺血和缺氧所致。
(1)指压止血法
5
主要是根据动脉的走行位置,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将动脉压在深部的骨骼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现将几个不同部位出血的指压止血法介绍如下:
①头面部出血
一侧头面部大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此处可摸到一个强烈的搏动(颈总动脉),将血管压向颈椎止血。但必须注意,一是要避开气管;二是严禁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防脑缺血;三是不可高于环状软骨,以免颈动脉窦受压而引起血压突然下降。
②颜面部出血
一侧颜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2厘米处的一个凹陷,此处可摸到明显的搏动(面动脉),压迫此点可以止血,有时需两侧同时压迫才能止住血。
③头顶部出血
同侧额部、头顶部、颞部出血时,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颞浅动脉止血。
④肩腋部和上肢出血
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第一肋骨止血。
⑤前臂出血
可用拇指或其它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与肱骨之间的搏动点(肱动脉)止血。适用于同侧上臂下1/3,前臂和手部出血。
⑥手部出血
互救时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稍上处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自救时,用健手拇指、食指分别压迫上述两点。
⑦手指部出血
由于指动脉走行于手指的两侧,故手指出血时,应捏在指根的两侧而止血。
⑧大腿以下出血
6
大腿及其动脉出血,可用双手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股动脉)止血。
⑨足部出血
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脚腕处(胫前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胫后动脉)止血。
(2)止血带法
是战伤救护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多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加压充气止血带和弹力止血带。
①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先在止血带部位用纱布等物衬垫肢体一周。然后扎上止血带。将止血带的头端用一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夹持,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再绕肢体一周,仍然压住头端,将尾端放至食指与中指中间夹紧,抽出被止血带压住的手指时不能松脱尾端,否则将导致止血过程失败。
②应用指征:仅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喷射性大、中血管出血时使用。
③注意事项:
,后包扎。
。
,止血带下面应垫有衬垫。
7
。
,在伤员胸前挂上红色伤标。
,以便在后送途中按时松解止血带。通常以每隔2~3小时松一次为宜,每次松5~10分钟。
,最好不要超过5小时。
(3)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于一般性创伤出血应尽量采取这种方法止血,将急救包打开后将敷料敷盖在伤口上,用三角巾折叠呈带状或用绷带加压包扎。为火线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无急救包时也可以用清洁的布类织物适当的包扎。敷料要垫厚,血管表浅的部位,也应有敷料的保护,以免绷带加压包扎造成“止血带”效应。包扎压力适当,均匀,包扎范围要大,以保证肢体远侧浅动脉正常搏动为原则,同时应该抬高伤肢,避免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伤口出血现象。
(4)填塞止血法
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用法比较局限,仅限于腋窝、肩部、大腿根部、臀部等用加压包扎难以止血的部位使用。
9
(5)屈曲关节止血法
多在肘或膝关节以下出血,并且证实无骨关节损伤时才能采用此法,在肘窝或腘窝处垫绷带卷或者棉垫,将肘或膝关节尽可能屈曲固定,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借衬垫压迫动脉达到止血的目的。
(6)简易绑扎止血法
①勒紧止血法在四肢伤口上部用绷带或带状布条或三角巾折叠成带状,勒紧伤肢,第一道为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适当勒紧止血。
②绞棒止血法紧急情况没有止血带可用三角巾、绷带、纱布条等便捷材料折叠成带状缠绕肢体一圈,两端拉紧打结,绞棒插在圈内并向上提起,边提边绞紧,直至伤口不出血,最后固定绞棒。
(7)止血粉、止血纸、止血栓止血法
依据创面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止血用品,此法可与压迫止血法合用。
(三)包扎技术
:以急救包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便捷材料进行包扎。
9
:主要由绷带卷包扎和三角巾包扎等方法,绷带包扎有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和帽式包扎等。包扎时要注意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和走行方向顺序。三角巾包扎使用时应先撕开胶合边一侧的剪口,取出三角巾将敷料放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包扎起来。
底角
底角
顶角
底边
腰边
腰边
底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