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薛霁
第六章辨证
辨证的概念
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
是中医学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也就是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返回目录
第一节八纲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一、八纲辨证概念
二、八纲辨证源流
一、八纲辨证概念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辨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病情的性质
虚实——辨邪正斗争的盛衰
阴阳——辨病证的类别
二、八纲辨证源流
《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名词,但其具体内容已有散在性论述
《伤寒杂病论》中,已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
到了明代,八纲辨证的概念与内容,已为许多医家所重视和接受
《景岳全书》提出“二纲六变”
《伤寒质疑》提出“八纲”一词
第二节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
从病位上,看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为势退。
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而对于外感病来说,其意义则尤为重要。
(一)表证
概念:是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
意义: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特点: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等。
进展:治愈、内传。
(一)表证
临床表现:
发热——阳气内郁则热;
恶寒(或恶风)——外邪达表;
头身痛——经络受邪不通;
脉浮——气血抗邪达于外;
舌苔薄白;
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有汗或无汗等症——皮毛口鼻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