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杨绛:洗净百年尘埃,回家.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绛:洗净百年尘埃,回家.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7/8/26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绛:洗净百年尘埃,回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杨绛:洗净百年尘埃,回家
晚年的杨绛深居简出,绝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在她百岁诞辰之际,杨绛曾说: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没有“登泰山而
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英国诗人、作家沃尔特?萨维奇?兰德,74岁生日时曾写下这首小诗,表达自己暮年时与世无争的心境。晚年的杨绛很喜欢这首诗,曾将它翻译成中文,题名为《生与死》,发在散文选集《杨绛散文》卷首题辞上,并多次在文集自序中引用这首诗。
有关杨绛的研究文章、文集引述里,兰德这首《生与死》被多方引用,作为百岁老人杨绛通达从容、淡泊宁静人生态度的佐证。
兰德才华横溢,但性格热烈鲜明、嬉笑怒骂从无拘束,这让他屡遭挫折,以致坎坷潦倒一生,生前并未得到同辈作家、评论家的认可。
杨绛的命运则全然不同,晚年以写作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为大众熟知,一生谨言慎行。钱钟书夫人、作家、通晓多国语言的翻译家、剧作家……杨绛身上有众多光环。
但她深居简出,绝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很少公开露面,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苏东坡这句词里的境界,杨绛达到了。
多年来,杨绛以低调睿智的百岁老人形象活在普通大众的想象中。一
杨绛的生命之火萎了。
5月25日凌晨,著名翻译家、散文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此前几天,杨绛病逝的消息曾传出过,但很快被辟谣。
炎热漫长的夏季就要到来。再过不到两个月,差不多北京最热的时候,7月17日,就是杨绛105岁的生日。
民国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出身书香世家、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本人也是翻译家兼作家。穿越历史尘埃,过往的一切被蒙上神秘温情的色彩。105岁的杨绛,已成传奇。
杨绛和清华大学同岁。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杨绛也一百岁了。
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清华百年校庆注定是件大事。一系列校庆活动热闹举行,时任国家主席胡***参加校庆大会并发表了讲话,寄望青年学子“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
曾在清华大学外语系任教的杨绛,一如既往谢绝了清华校庆活动邀请,也谢绝了纷至沓来的采访请求。
这并不奇怪,清华校庆活动杨绛从来不参加。只在每年生日时,短暂接受学校领导登门拜访。唯一能让她公开露面参加的,大概只有清华大学的
“好读书”奖学金捐赠仪式。
2001年,刚过完九十寿辰的杨绛,以先生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一份《信托协议书》,将她与钱钟书的部分稿酬捐献给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
“好读书”也是钱钟书任“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编纂时,所主编的馆刊名。
杨绛临近百岁时,《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天曾在位于三里河的寓所见到她,至今仍记得她从容可亲的样子:面色红润、皮肤白皙,脸上没有皱纹,精神也很好,像外婆一样和她聊家常。“完全不像一百岁的老人。” 2012年1月,百岁老人杨绛在北京家中,读书间隙靠着椅子上小憩。
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小区直属国务院,清一色三层的旧式小楼,楼间距很宽,乔木和草坪点缀其间,静谧幽深。几百户中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的寓所,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此前,“文革”开始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先遣队”成员,钱钟书被下放至河南罗山县“五七干校”。1972年钱钟书和杨绛回京,但此前居住的学部宿舍已经住进了一对夫妇。两家人挤在一起,还爆发了打斗事件。
上世纪末,这段打斗往事被当事双方提及,曾在文坛热闹过一段时间,孰是孰非,至今没有定论。
此后钱钟书和杨绛逃离学部宿舍,先后在女儿钱瑗所在北师大集体宿舍、钱瑗朋友的两间教职工宿舍、学部一间堆放杂物的办公室居住过。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因为余震不断波及北京,两人曾被安排到大食堂居住。
1977年1月,学部办公处的工作人员给了杨绛一串钥匙,叫她坐学部的车,到三里河国务院新盖的宿舍区去看房子。一家三口仓促收拾家当,不到一个月就搬进这里。从此就再也没离开过,直到三人陆续离开人世。
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于她去世后,杨绛独自住在这里,“他们仨”的老地方。
水泥地,没有任何装修,水管和电线裸露在外面,整套房子保留着刚搬进来的样子。时间好像静止了。进门一条走廊,两侧各有两间屋子。左手边第二间就是客厅,大大的窗户,窗帘并没有拉上,暖春午后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地面上,“温暖至极”。
杨绛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低头看一本书。左手边一个很大的书柜,一排钱钟书文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