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doc

上传人:lxydx 2017/8/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白盒的二维码“执念”
作为支付介质的盒子不断在演变,但不只是形状和功能,其折射了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的变迁。
六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金;三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现在出去吃饭、购物付款都是扫一扫。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了,出门捡到钱的概率几乎为0!
最近朋友圈里流行的一个笑话,侧面体现了二维码支付的接受度远胜于之前。同时,统计数字显示,中国2016年上半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3万亿元,%。这一切的产生都源于二维码的普及。
盒子的说法最早源于2009年出现的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其推出的刷卡器是一个插在手机上的小方盒。随后,中国出现了包括银联在内的多家公司均推出过刷卡器,用于没有POS机的市场。但是,在手机支付的发展过程中,外接的刷卡器逐渐失去市场。
随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线下商户开疆扩土,二维码支付设备也被迅速地带火了。二维码的普及则造就了新的商机,也让专注于二维码业态的公司看到了春天。深耕二维码市场多年的意锐新创便是如此。
“从去年开始,我们标志性的小白盒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线下商户收银台。”意锐新创的首席运营官关恒介绍:“现在我们的派派小盒产品已经成为诸多移动互联网支付公司的首选二维码支付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在餐饮,商超,便利店,加油站,医院等衣食住行各个应用场景中。

源于二维码识读设备的派派小盒成了帮助消费者和商户端进行支付交互的连接器。消费者在结账时,只需打开手机上微信或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放到派派小盒上读取,滴一声,支付行为就完成了。用户也免去了自己输入金额和密码的繁琐过程,“被扫”成为了最简单方便的移动支付体验。
想用手机二维码改变世界的人
这个小小的白盒能成为一款迅速爆发的产品源自于意锐新创CEO王越对二维码技术与应用的前瞻性以及长达15年执着的坚持和积累。更鲜为人知的是,小白盒的雏形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王越开发出来,还早于Square的盒子刷卡器。
2001年,25岁的王越在日本一家软件公司担任技术总监,主攻两个技术项目:全日空票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医院看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在医院看护系统中,由于护士是多班倒休,为了识别患者,护士会给患者们发一个印有二维码的腕带,用PDA读取二维码来区分患者。这让王越第一次接触到了二维码,他开始思考这件事在未来的可能:虽然日本当时的科技环境高度发达,手机已经普及,但是信息从桌面电脑传递到手中――这在当时是个难题。手机如何录入二维码这个技术瓶颈带来的是应用扩展的困扰。
但医院的PDA造价高昂,仅仅是里面的二维码识读模块售价就高达999美元,这让王越觉得很不公平。他认为未来的手机是有能力通过摄像头
“零”成本的实现二维码读取功能的,手机二维码会让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流一下子通畅起来。想到这里,“我要做手机二维码来改变世界”的念头一下子迸发出来,并一发而不可收拾。
王越随即辞职回国与一帮同样醉心于技术的朋友一起创立了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专攻手机二维码的公司,专注于核心技术二维码识读引擎软件的研发。
由于那时候国内对二维码有认知的公司不多,所以最初的客户都来自海外。王越开玩笑地说:“意锐刚成立的那三年,一毛人民币都没挣到,只有靠美金和日币换汇过日子”。
2006年,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