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故宫的“土特产”.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故宫的“土特产”.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17/8/26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故宫的“土特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故宫的“土特产”
作为世界顶级的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与其他世界级博物院除了拥有流量大的日常参观人群、丰厚的藏品、充足的历史及文化意义以外,故宫有一样其他博物馆没有的藏品――清朝宫廷绘画。今年已经78岁的聂崇正老先生一直是国内研究宫廷绘画的领军人物,自他23岁“入宫”以来,便开始着手研究这份故宫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巨大宝藏,聂老先生将之比喻为“故宫土特产”。
一一编者按
清朝宫廷绘画的范围很小,因为这部分绘画作品除了北京的故宫有相当大数量的收藏,此外就是台北的故宫,是最主要的收藏清朝宫廷绘画的地方,流散到外头的数量相当少,而且偏重在海外,就是八国联军来的时候拿走一些,其他博物馆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收藏,为什么我从这个方面着手呢?因为我发现中国的古代美术史、绘画史对这块的研究几乎是空缺的。尤其是像当时在清朝宫廷里头供职的若干欧洲画家,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这些欧洲画家的情况也完全是空缺的。
要说清朝宫廷绘画,应该要从宫廷绘画说起,自从有了宫廷,就有了为宫廷服务的宫廷绘画,它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特设绘画机构始于五代,即翰林图画院。北宋的翰林图画院盛况达到空前。金、元时期的宫廷绘画机构相对分散,各司其职。明代的宫廷绘画家分别在武英、仁智等殿供职,清代宫廷绘画机构则以如意馆为主。清代宫廷绘画不仅仅是整个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小小局部,而且也只是清代绘画一个小小的部分。这部分绘画作品,由于时代离现在较近,其中的大部分作品又深藏宫内,不大为外人所知所见,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未被美术史家们注意,也谈不上对此有很多研究。其实这部分绘画作品数量相当可观,其中一部分具有纪实价值的作品和具有
‘中西合璧’艺术特色的作品尤为令人瞩目。
历代宫廷绘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纪实画、历史画、道释(宗教)画、花鸟画、山水画。清代的宫廷绘画同样也不出以上的范围,但是又有它的特点,那就是纪实绘画特别突出,数量多且质量也高;而相比之下,历史画则数量很少,没有什么出色的作品,这大概是因为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王朝,与它更注重于表现民族的历史和人物这样一个因素有关;至于清代宫廷中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大都是为装饰宫廷殿堂而作的,没有太多的特色,质量亦平平;道释(宗教)画中,类似喇嘛教“唐卡”风格的作品,是宫廷绘画中比较新颖的题材。
而由于清代宫廷内有不少欧洲传教士画家供职,他们将西方的绘画方法带进了宫廷,形成了部分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的新风格。像郎世宁这个意大利人他二十七岁就到了中国,他在欧洲没有留下什么作品,欧洲人对他的艺术活动一无所知,所以欧洲的绘画史里头也是把他边缘化的、空缺的,而在中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写的绘画史、美术史里面,他又是个外国人,中国当时传统比较注重文人绘画、文人画家,这个外国人也不在他们书写的范围里头,所以这个人在中国绘画史里头也是边缘化的,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头他既不被欧洲人所了解,也不被中国人所看重。我后来在库房去看了大量的清朝宫廷绘画之后发现这个人其实是在清朝宫廷绘画里头是不可或缺的这么一个人,应该是相当重要的。清朝的宫廷画起码有两点非常值得关注,第一点就是题材内容方面,它的纪实性绘画特别发达,就是当时的人画当时的事件或者人物,这样一些作品超过中国过去所有朝代。在清朝那是相当大量的,比如说康熙曾经有《康熙南巡图》,一共12卷,乾隆有《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