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石油罐清洗施工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278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油罐清洗施工规范.docx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2022/11/24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油罐清洗施工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石油罐清洗施工规范 】是由【shijijielong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石油罐清洗施工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备案号:XXX-XXXDB
ICS
A
北京市地为标准
DB11/XXX—201X
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安全施工标准
OilTankMechanicalWashingSafeWorkingStandard
(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实施
201X-xx~xx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II
#
I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石油库的危险性3

、燃烧的危险性3

5防范规定4
6设备安装5


,检查泄漏6
7清罐作业6



罐内清洗6
热水清洗7
惰性气体注入8
通风9
8进罐清渣9
9设备拆除9
10质量验收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面设备及管线安装布置10
附录E(规范性附录)竖管的安装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罐顶管线安装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油储罐机械化清洗工艺13
附录E(资料性附录)成品油储罐机械化清洗工艺14
附录F(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爭项记录15
附录G(资料性附录)清罐作业油气测试记录16
附录H(资料性附录)油罐清洗作业质量验收报告17
附录1(规范性附录)表述所用的助动词18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II
#
I
附录1(规范性附录)表述所用的助动词(续)19
本标准是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京质监标发【2010】53号文件下达的《关于印发2010年北京市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编制的。本标准共分为10章,包括:,,,,,6•设备安装,,,,,其中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其中6•。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以GB/T1为准则,编制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次与储罐设计、建罐施工和机械清洗储罐单位进行交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国内外几十年来油罐清洗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市现阶段石油储罐清洗施工的实际,经反复讨论,认真修改,最后经审查定槁。
本标准内容为全文强制,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I】。
主起草单位:北京大凤太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分公司、中国石化北京销售公司、中国石油秦皇岛输油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德宝、韩国宏、张巍、常文玖、李国兴、辜家杰、曹学忠、刘战平等。
本标准于2010年x月xx口首次发布。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10
1
石油储罐机械化清洗安全施工标准
1范围
,使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省时简捷、环境无污染、资源不浪费、经济效益好。
、预防规定、施工准备、清罐作业、质量验收等技术要求。
•石洞油库及其它类型的储油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卞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口期上午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183—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SY/T5858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T634石油工业防静电推荐做法
SY/T6524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SH3063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API2015清罐安全进入与清洗
3术语和定义
K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收发和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整装、散装油品的独立或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设施。
-madecaveoiIdepot
油罐等主要设备在人工开挖洞内的石油库。
储油区oilstoragearea
由一个或若干个油罐区和为其服务的油泵站、变配电间以及必要的消防设施构成的区域。
固定顶foxedroofs
罐顶周边与罐壁顶端固定连接的罐顶。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a)自支撑式锥顶:罐顶形状为正圆锥形,荷载仅靠罐壁周边支撑;
b)支撑式锥顶:罐顶形状为正圆锥形,荷载主要靠梁柱、桁架或其他结构支撑:
c)自支撑式拱顶:罐顶开关为球面形,荷载仅靠罐壁周边支撑。
浮顶floatingroofs
随液面变化而上下升降的罐顶,包括外浮顶和内浮顶。主要有以下形式:
a)单盘式浮顶:浮顶周圈设环形密封舱,中间仅为单层盘板;
b)双盘式浮顶:整个浮顶均由隔舱构成;
DB11/001—2010
I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2
9
c)敞II隔舱式浮顶:浮顶周圈设环形敞II隔舱,中间仅为单层盘板;
d)浮筒式浮顶:盘板与液面不接触,由浮筒提供浮力。
注:在敞口油罐内的浮顶称外浮顶:在固定顶油罐内的浮顶,称内浮顶。敞口隔舱式浮顶和浮筒式浮顶通常只作为内浮顶。不特别指出时,浮顶均指外浮顶。

闪点低于或等于45°C的油品。

闪点高于佔°C的油品。

满足防火、环保等要求的距离。

浮顶浮起或恢复支撑状态时,可自行启闭的通气装置。

在正常情况下,将浮顶上的降水排出罐外的装置。

在紧急情况下,可排除浮顶上超载枳水的一种安全装置

设置在内浮顶油罐罐壁上或顶部上,沿环向分布的通气装置。

利用机械设备,采用与清洗罐内储存液相同的介质、热水等,清除罐内淤积物和罐内表面油污的一种方法。

由清洗泵、热交换器、空气压缩机、过滤器、真空泵、真空罐、回收泵、气体监测系统和流量计等构成,安装在同一撬上的装置。

由电器控制系统、界面检测系统、油回收移送系统、油水分离箱等组成的装置。

做水平360°和垂直0-140°方向旋转并向罐内喷射清洗介质的设备。

由气体监测器、记录仪和气体采样管线组成的同时在六点,进行四种气体检测的系统装置。
、加热供给系统inertgasandheatingsupplyingsystem
由惰气加热柜、燃料罐、燃料供给系统、软水处理系统、锅炉、烟气安全阀、气水悬离冷却系统、惰气氧含量在线监测系统、惰气温度在线检测、惰气输送系统及管线等组成的装置。

施工中对罐内油气进行回收的系统。

被清洗的储油罐。
DB11/001—2010
I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4
3
-bytank
提供清洗油或存放回收油的储油罐。

作为清洗介质的油品。
淤积物sludge
清洗油罐中的沉积物。
淤渣residue
淤积物中不可回收的杂质。
回收油oilrecovered
清洗罐中的油品和淤积物被搅拌、桥释后回收的油品。

热水清洗时,浮在水面上的油品。

利用同种油清洗油罐的清洗系统,在不改变原油质量的前提卞,进行机械自动化全封闭式清洗和回收罐底部的全部原油及罐内油气。
28COWSP0型成品油清洗设备
利用油罐内同种类型的成品油作为介质进行油罐清洗,采用机械自动化完全封闭式作业,回收罐底部全部油品及罐内油气。
4石油库的危险性
1油库火灾的危险性划分
石油库根据储存不同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及作业坏境等情况,划分为爆炸危险、火灾危险和一般用电三种区域。
a)爆炸危险区域一一甲、乙油品收、发和储存作业区及周闱的有限空间。
b)火灾危险区域一一丙类油品收、发和储存作业区及其周闱的有限空间。
c)一般用电区域一一除上述二个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
表1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
类别
油品闪点CC〉
举例

28以F
原油、汽油

28—60以下
喷汽燃料、灯用煤油、-35、-50轻柴油

A
60—120
轻柴油、重柴油、20号重油
B
120以上

注:本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
、燃烧的危险性
。其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质、氧气和火源。
油库储存的油品,由于气压高,易挥发、闪点低,爆炸极限宽,极易在通常环境中引起燃烧和爆炸。表2油品燃烧、爆炸的性质
DB11/001—2010
I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4
9
名称
爆炸界限
闪点(°C)
自然点(X?)
下限(%)
上限(%)
原油


-20
380-520
汽油

8
-28
415-530
煤油


40
380-425
轻柴油


65
350-380
注:木表釆用中国石油行业标准《油罐清洗安全技术规程》

表3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10%(体积〉
乙烘、环氧乙烘、氢气、合成器、硫化氢、乙烯、***化氢、丙烯、丁烯、丁二烯、顺丁烯、反丁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丙二烷、环丙烷、甲***、环丁烷、甲醛、甲瞇、***甲烷、***乙烯、异丁烷

>10%(体积)
一氧化碳、氨、澳甲烷
注:本表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
,对清洗罐的技术档案、生产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实测清洗罐淤积量和分布。
,并报业主研究批复。
、防爆性能和防静电性能应分别符合“2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相关标准。
、SY5445、SY5225中有关规定执行。
,做到“三不用火”:即没有用火手续;用火组织和安全措施不落实;用火施工负贵人和用火监护人员不在现场不用火。
,应对罐顶上部气体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
,并随时与地面保持联络。通讯设施必须防爆。
,应在罐壁做明显标记。油品移送过程中,应保持浮顶均匀卞降。

,应先冲洗清洗管道,以防异物损伤清洗机。
,定时(以卞均指2个小时)记录回收油罐液位高度,进行清洗罐检尺,确认油品回收量。
、清洗机、惰性气体、加热供给系统、电机等设备检查并填写运行记录,确保运行正常。

,通过调整惰性气体的输入量,将罐内氧气浓度控制在8$以下。

,补充油雾器中的润滑油。
、防静电接地装置,沿罐周长的间距不宜人于30m,接地点不少于2个,接地电阻不大于10Q;检查浮船与罐壁连接的静电导出线,截面积不小于25mm'。
DB11/001—2010
I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6
5
:
a)氧气浓度大于20%o
b)H’S浓度小于lOppm时。
c)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时,可不戴面具作业;在爆炸下限的2%-14%范围内时,可使用带吸收罐的面具作业:在爆炸下限的14%-20%范I韦I内时,应使用供应空气的呼吸装备作业:高于爆炸下限的20%时,禁止进罐。
6设备安装
清洗作业的设备及管线安装,分为地面安装、罐顶安装、开机调试三个步骤。设备和吊具的使用应符合SY6444中有关规定。
(详见附录A)
、油水分离设备的设置,与清洗罐连接应合理布置工艺管线。
、过滤器、油水分离设备、惰性气体、加热供给系统等难以移动的设备接II进行安装,继之按主管线、辅管线的顺序连接。
,阀门后应安装金属波纹管。

,避免直接接触地面或错位,管托的间距宜为6m°


,管线应包裹保温材料。

,孔的数量可按卞式估算
N=S/(240-200)(1)
式中:
N—所需孔的数量,单位为个:
S一清洗罐底面枳,单位为m'。
,设置的起点宜从距罐壁Sm-lOm位置上的支柱II开始依次向内确定安装位置,保证各个清洗机的有效清洗范I韦I相互重叠。严格采用支柱安装清洗机,杜绝采用浮盘开孔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方式安装清洗机。
「1、人孔等均可安装清洗机,在安装位置以标记。
%以下,且均匀分布。

a)罐顶板显著变形处、扶梯附近的支柱;
b)在清洗罐半径方向上相邻的支柱。
。抽吸II和罐底板的距离应小于50mmo
、,可由人孔、搅拌器孔、呼吸阀等处安装临时设施。
DB11/001—2010
I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6
9
,并做上标记。

(详见附录B、C)
,其中一根接气压表,测量罐内气压;其余六根均匀分布在罐顶各个取样口。
,用于排放冷凝水。
、减压阀、油雾器与清洗机连接。

,检查泄漏
,应关闭真空表和真空压力信号发生器的总阀、真空泵阀、清洗机进II阀、水槽和真空罐的出入口阀。
,,也可采用水试压。
、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水阀等。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具体要求按SY5984有关规定执行。
,确认电动机、空压机、真空泵、清洗泵等运转正常。
7清罐作业

。其流程为:清洗罐〜过滤器〜真空罐一回收泵一流量计〜热交换器〜竖管〜清洗机〜清洗罐。
°C以上。清洗油的备用量宜为沉淀淤积物的8倍-10倍。
清除罐内整体淤积物,宜用人循坏清洗工艺。其流程为:清洗罐〜过滤器一真空罐一回收泵〜流量计〜供油罐〜清洗泵〜流量计〜热交换器〜竖管〜清洗机〜清洗罐。
清洗油的粘度应低于清洗罐中的油的粘度,且在50°C时应低于2*10-'m7So
清洗油淤积物的含量应在10%以下。
无需对油品加热时,可不通过热交换器。

,确定清洗机运行顺序。
,确保其运行正常。
,—,—

,转入下一工序。

:清洗罐一过滤器一真空罐一回收泵一流量计一回收罐。

,开启回收泵,确认压力上升至规定值。
DB11/001—2010
I
DB11/001—2010
DB11/001—2010
10
7
,向移送管线通油。
,应暂停移送,注入惰性气体后再开始。
,转入下一工序。

:清洗罐一过滤器一真空罐一回收泵一流量计一供油罐一清洗泵一流量计一热交换器〜竖管〜清洗机〜清洗罐
,向供油管线通油,同时从过滤器及清洗泵的排气阀排气。排气完毕后关闭排气阀,全部打开供油罐的出口阀。
,—。
,向清洗管线通油,同时略打开安装在浮顶清洗管线末端的阀门,向罐内通油。
,设定为底板清洗方式后缓慢通油,同时缓慢关闭冲洗阀,-。
,
,稳定后转入自动运行。
-50m3/ho随着罐内淤积物减少,逐步调整回收油流量,直至与清洗油流量相等。
,清洗机由底板清洗方式转为顶板和全面清洗。
,每组运行时间通常定为2h,清洗后期或需减少清洗油量时,可一台运行。
:
示例仁
罐内淤枳物含量在2000m3以卜•时:
T二NXtXW/n(2)
示例2:
罐内淤枳物量在2000m'以上时:
T二V/Q+NXt/n(3)
式中:
T一清洗所需时间,单位为h;
N一清洗机总数:
t一一个清洗轮次中,每台清洗机的工作时间,单位为h;
W一全部作业所需的清洗轮次,一般为三轮;
n一同时开动的清洗机台数;
V一淤积物总量,单位为m‘;
Q—单位时间淤积物的平均运送量,单位为n?/h。
:
DB11/001—201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