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家风家训征文 】是由【前程似锦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家风家训征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修身齐家传承文化
巩市第五小学一三班 席牧宸 家席 刘琳
在我国的儒家文化中,有的法:“正心、修身、家、治天下。”“家”在“治国”之前,可,古圣先早已明了——“家”是整个社会的基本成胞。惟有家庭和,社会才能昌荣。也因此,古往今来的有之士,了子达、家族繁盛,留下了一篇篇令人深思的家、家。从《方朔子》到《曾国藩家》,再到康百万庄园里高的“留”匾⋯⋯一个个家族的
思想、一的道德行准,透些文字,一代代的承了下来。
我的家庭,是中国万家庭中极普通的一个。上一人然文化不高、没有留下什么成文的家、家,但是在教育子女,他却以自己的言身教,渗透着自己于秀文化的理解。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孝敬。孔子曾: “弟子入孝,出
弟,而信,泛众而仁,行有余力,以学文。 ”在一个人所有
的美德中,“孝”是第一位的。我于“孝”的,是从一碗子
开始的。小候,物生活不如在么富裕,一年到,人最盼
望的就是春。我最盼望的,就是春那美多汁的子。可是,
每当我眼巴巴地看着把子从气的里出来, 不能
如愿地先上一口。因是,第一碗子是的。再
什么,就出了那个字——“孝” 。后来我便留意了,吃,
只要家中落座了,就开始着、指着我端端菜;只
有拿起了筷子、了第一口,我才能赶快咽下口水开。再
大些,我就逐明白了,孝敬,不能只是上的一句,不能
只是学的一句口号,就是像吃的小事一, 藏在生
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我的孩子也已到了懂事的年,我也
开始向他行“孝”的教育。一直以来,我持每个星期都孩子
回家看望、奶奶,就算没事,也要回去坐一坐。在我会告孩
子,我之所以么做,一是要看一看老人身体怎么、精神怎么
;再者,也是了解一解老人子的思念。就是老人的
“孝”。逢年过节,给老人的钱物,我们也会经孩子的手再转一下,让孩子明白孝敬老人时该有的礼数。教育者常说“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什么是育魂?我想,就是父母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对于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二,生活中要乐观、自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母亲常说:“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经受不完的难。只要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坚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那么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但是,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首先要考虑用自己的努力来战胜一切困
难。”这样的话激励着我,使我在遇到任何人生的难题时,始终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坚持到底。
其三,要勤俭。“人勤春来早、人勤地生金”,“成由勤俭败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些句子自童年时起就在我耳边回响。
我们两边的父母,均已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但他们却一直不愿闲下来,或做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或开一片地种菜种花,活得充实,自得其乐。生活上也没有过多的奢求,非常简朴。每餐饭剩下的绝不肯倒掉,一定是放在冰箱里,下一顿拿出来热热再吃。一身衣服肯定是穿得旧了才肯穿新衣服,而且旧衣服改改缝缝,总要再找个别的有用的去处。对于他们那代人来说,或许是生活使得勤俭成为了深入骨髓的习惯,但是,这样的习惯一定是值得我们这一代学习并保留的。
其他的,如:懂得感恩、要讲诚信、不给别人添麻烦、要居安思危等等。在成长的路上,父母就是这样,把他们积累到的最淳朴的民族文化精髓传给了我们,这些优秀的品质,我们也要继续传乘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