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51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2022/11/2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是由【guoxiachuan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一)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将环境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三、创建内容1、高标准建设培山村文化广场,新征地28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60万元。广场建设以景观与实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备健身器材和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面达标,综合发挥广场服务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功能。
2、建设培山村公共垃圾处置场。实行户户配备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两位清洁工,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与填埋。
3、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培山农民新村。规划新征地97亩,概算建设投资500万元,计划安置容量为110户。
4、,高标准修建李小湾至张大湾全长3公里的培山农民新村水泥大道。
5、严格稳妥的实施培山村建设规划。切实杜绝村民建房无序散乱状态。全面按照建设规划的引导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的规划要求,统一合理布局。村集体统一流转和调整土地,坚决杜绝个人非法占用和买卖。XXXX年开始,培山村新建住宅全部进农民新村规划区。
6、以桂花博览园和牡丹园建设为依托,全面实现无绿化空场地创建目标。倾力配合桂花博览园500亩的二期扩建工程。按期完成500亩的土地流转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新建区整地和花木栽植任务;积极促成牡丹园招商引资上规模。计划在两园内新植桂花等各类花、树20000棵,由培山村丹桂飘香园艺合作社具体负责栽植和养护工作。
8、实行集中供水和井泉供水相结合,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9、村民集中居住区无“一池三化四清五改”遗漏户。切实推进沼气池建设,户建沼气池达到60%以上,使用率达到100%。
10、污水入池,无污水横流现象。家禽家畜一律圈养。保持农户庭院干净整洁。
11、全面加快实施培山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已经建成的畜牧兽医站要争取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12、突出特色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按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立足“红绿”资源特色,依托“桂花博览园”、“牡丹园”品牌,放大红色旅游路沿线核心的优势竞争力,突出旅游服务精品产业开发,围绕食、住、行、游、购、乐,健全服务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产业管理,全面提升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档次,使旅游服务业在三年内成为培山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保障措施(一)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认真落实创建任务。成立镇村两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xxxx年全力以赴,完善生态文明示范村基本条件,全面达到建设标准。首先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创建方案,制定好村庄创建规划,建立上下衔接的规划体系;规划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体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明确远景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制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做到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农民广泛参与。要向农
民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重大意义、任务目标,做好群众的组织宣传工作;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修建村庄道路、绿化村庄、改水改厕治理环境等,都要组织农民民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农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三)政策扶持,社会帮建,积极提供创建条件。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资金筹措采取“四个一点”的方式:即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地方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确保村级投入不少于
5万元。
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二):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区建设2座污水处理厂,乡镇从2022年至2022年同步建设16个镇污水厂,并将厂区空地绿化全覆盖打造良好环境。政府提供资金,城区和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120余公里。。%,大大改善了城区和镇区市容环境,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政府形象。
二、今后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
加大城区和镇区管网改造力度,结合城区镇区改造将污水管网建设同步纳入工程设计,同步施工,最终实行城区镇区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降低污水厂运行成本。新建排水工程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加大对巷道雨污管网改造要下决心,在资金允许前提下加快改造进度。
三、县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和支持
建议:在改造环境方面,政府一定要制定目标,确保改造资金投入及时到位。
2022年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三):2022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方案
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方案
农村在zz城市圈中占有较大比重。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良好、产业发达、乡风文明的社会产义新农村,是武汉城市圈农村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发改委指导下,我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xx镇山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镇情
xx县xx镇位于xx的中东部,大别山主峰xx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镇。版图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1个林场、1个社区,总人口X万。202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X亿元,农民人平纯收x元。镇区距县城x公里,距武英高速大别山出口x公里,距天堂寨景区x公里,武英高速接连线与罗九生态二级红色旅游路在此交汇。XX物华天宝。这里风光秀美,X、X、X三座高山顶天立地,义水河、汤河、横河三条河流贯穿其中。镇区建有大别山旅游驿站。西线义水河沿线大气别致,是连接县城与大别山景区的景观廊道——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线进士河沿线景色迷人,有湖北省内独一无二的森林漂流――进士河漂流,有日出水量X吨的汤河温泉。土地肥沃,是XX的传统粮仓、重要的板栗和畜牧生产基地。XX人杰地灵。北宋平定西夏名相X,被康熙追封为“医圣”的明代医学家X,董必武亲自为之题墓联的“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近代方志学家X,均出生于此。近年来,随着XX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蓬勃兴起,XX镇开始了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
二)必要性
1、改善农村环保状况的需要。随着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推行,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惯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的绝大多数地方,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垃圾污染问题。随意乱丢乱倒,没有垃圾清扫机制,更没有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系统。房前屋后、池塘、河沟等成为垃圾倾到堆放地,尤其是不可降解塑料垃圾遍地都是。二是污水污染问题。生活污水乱排乱倒,人畜粪便直排。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生活垃圾、污水及过量的化肥、农药等,形成了庞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工业污染。一些作坊式的乡镇企业环保设施和手段跟不上,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物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2、改变农村村庄面貌的需要。近年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打工经济的兴起,XX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基本实现了楼房化。但由于机制上的原因,有新房无新村,农户屋里漂漂亮、屋外乱糟糟建设无序,道路不畅,公共设施不配套,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村庄面貌。
3、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广大农村还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业格局,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不高,农民缺乏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守着金饭碗受穷的现象比较普遍。
4、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得到削弱。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在增加。迫切需要创新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找准着力点,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建立农村社会专业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诸如环境卫生、村庄整治、土地流转、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问题。
5、建设“两型”乡镇的需要。农村社会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织部门。没有“两型”农村,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两型”城市圈。以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为抓手,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农村模式,建设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的新农村,为武汉城市圈广大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有良好的禀赋条件。一是区位条件好。毗邻县城,背靠大别山主景区,县城至xx的二级公路、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武英高速连接线交汇,交通区位得天独厚。二是资源条件好。全镇有水田X万亩、旱地X万亩、山林X万亩。沿河连片大田大畈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山林面积大,人均近x亩。板栗等特色农业突出。生态优良,河流交汇,环境优美,有漂流景区和温泉,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适合发展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名人文化游。
3、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2022年2月省委、政府确定,初期范围包括XX县8个县市,围绕“红色的大别山、发展的大别山、绿色的大别山、富裕的大别山”这一总体目标,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从财政、国土、交通、水利、农业等10个方面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按照“3年明显变化、5年大变化、10年跨越式大发展”的要求,确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林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小城镇建设以及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9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按照上述“四个大别山”的总体思路,湖北将把试验区建成全国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文化传播基地、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生态保护示范区。按照省市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部署,XX确定并启动了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河东新农村建设、北丰河城乡一体化试点丰太旅游开发、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建设等五个试验区建设的“点中点”其中,XX新农村建设、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建设等两个“点中点”涉及到XX镇的10个村、近一半的版土面积。
二是宏观发展战略机遇。试验区建设与城市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和政策的叠加,给予了XX镇强劲的发展动力。黄冈市委、市政府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把XX定位为“绿化发展的先行区”。新一届XX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固生态理念、壮生态农业、兴生态旅游、强生态工业、建生态城镇树生态文化”的30字工作方针,坚持按照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的“四化”要求,将XX初步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民主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经济示范县,提出了建设“大别山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示范县”的奋斗目标。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争创全省旅游名镇的奋斗目标,确定了“生态兴镇旅游兴镇,以旅游开发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所有的这些都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是大别山旅游开发机遇。随着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天堂寨4a景区的成功创建、试验区“点中点”建设的深入推进、XX旅游央视广告的投放,xx大别山旅游日渐升级,旅游氛围日渐浓厚,游客接待量大幅上升,给XX镇的群众带来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和旅游开发的巨大带动。
四)前期工作
1、上级领导和部门重视支持。XX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统筹全局,坚持以旅游视角谋划全局,坚持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整合领导力量、涉农项目资金,向试验区“点中点”倾斜。XX镇作为河东新农村、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两个“点中点”覆盖乡镇,作为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旅游名镇创建乡镇,作为XX大别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改革试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领导力量和政策支持。全镇X个行政村,有县级领导挂点、县直部门住点的村达到X个,包括县委书记XX同志、县委副书记XX同志都亲自挂村住点。县财政部门在省级农业开发项目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县环保局将我镇
X个村,列为农村环保项目实施村上报到国家环保部,已经得到批复。县国土局2022年在我镇安排土地整理项目资金x万。县水利局在我镇安排小农水项目x万元。县农业局在镇安排大棚蔬菜项目x亩,药材项目x亩。县建设局的危房改造项目、县能源办的沼气建设项目、县交通局的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县林业局的绿化项目、县发改局的水厂改造项目、县水利局的安全饮水项目、县体育局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项目等,均向我镇倾斜和集中。
2、试验工作已经启动。
(1)省级生态乡镇和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已经启动。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准备于2022年上半年组织申报。2022年11月18日,镇人代会通过了《关于争创旅游名镇的决议》,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已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共识,群众的旅游意识、环保观念大为增强。
(2)垃圾设施系统开始建立。全镇配垃圾处理车x辆,建封闭式垃圾池X个,购置垃圾桶X个,改造垃圾填埋场X处,建三格式化烘池X个。
3)连片整治和生态文明湾落建设效果突出。从2022年7月份开始,
在x、x、x三条主干道x公里公路沿线,开展了大规模的村庄连片整治行动和生态文明湾落创建工作。到2022年7月底止,共计编制了x、x、xx个村、x个自然湾落的建设规划,并根据规划要求开展了大规模的连片整治;按照统一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启动了三条主干道沿线x多户农户的立面装修改造,一批农户具备旅游“农家乐”标准;拆除了三条主干道沿线及湾落内乱搭乱建的猪圈、牛栏、厕所、小卖部等建筑物x多个;全镇新增初步达标的生态文明湾落x处。
景观绿化取得进展。沿x主干道沿线及重要湾落,新栽高档绿化苗木近x
万株。
旅游开发取得明显进展。进士河漂流已于6月下旬顺利试运行日均游客接待量超过X人,周末更高达X人以上。全镇新建农家乐X家。全镇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x多人。汤河温泉开发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动工前的准备工作。
生态休闲农业开始起步。正在开始实施的大别山松乐生态农业园项目,近期核心区建设3000亩,中远期幅射周边1万亩。项目的总体功能定位为:以农业生产为肌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纽带,将项目建设成为以有机大米和茶叶生产、加工为主要功能,兼具农耕文化的休养闲旅游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发与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此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开发效益,是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观念、经营模式,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有益探索。
3、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已有新突破。
村庄环保机制的创新。磙石坳村的樟树湾是一个集生态文明湾落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乡庄旅游示范点于一体的一个自然湾落,共有54户农户,经过一年来的建设,村庄面貌大为改善,但环境卫生管理是个难题。今年初,在镇政府的指导下,樟树湾成立了环保理事会,具体责任环保宣传,清洁卫生检查,垃圾桶管理,安排人员轮流值班清运垃圾,以及安排清洁大扫除等集体活动。
(2)产业开发机制的创新。一是成立各种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原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养猪专业社、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二是成立旅游协会。今年根据旅游发展特别是漂流火爆后的实际情况,镇里牵头组织了旅游服务协会。三是开展“城乡手拉手,和睦一家亲”旅游结对活动。由旅游服务协会牵头,对镇域内基础条件较好,适合接纳城里家庭休闲居住的农户建立档案,而后选择大中城市家庭与之结对,打“干亲家”,把农家变成城里人的“第二老家”。四是探索专业化、生态化生产,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开发模式。松乐生态农业园项目一次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