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海拾贝
第一课时:引导预习及展示
一、活动目的:
1、充分感受古诗的意韵美、节奏美,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与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分为五组,以小组为单位计分,同时每组定一位组长作为讨论答题时的组织者。
平时背诵古诗作为活动的积累。
3、将本次活动需出示的图片,答题规则,题目等用Authorware制成课件。
4、每一关统计一下得分,最终总分前三名分获一二三等奖。
活动过程:
( 一)、活动引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语文教材所以选择了一些优秀的诗篇授于学生,其重要目的是通过这“一枝枝红杏”让学生感受古文化的“满园春色”。龙老师近日来通过对一些诗句的收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今天,通过这堂语文活动课,我要把这些方法送给你们,请你们把记忆中储存着的古诗提取出来,在激烈有趣的竞赛中,一起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诗的绝妙。“古诗大赛”,现在开始。
我们教师在让学生开始活动前的要求上也可以做一调整。
(二)、背诵古诗
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目前的古诗掌握情况。
每组选择1名学生随意背诵自己熟悉的一首古诗,背对者,有感情者各加10分.
(三)、读诗猜谜底
师:由于古诗写得特别形象、生动,有些还可以来猜谜呢,猜“诗谜”的关键和一般的谜语一样,也是多读,体会诗的意境,抓住了关键,谜底自然就破壳而出了,来试试吧?
进入第二关:读诗猜谜底
要求: (抢答题)(规则:仔细读诗,答对诗所描写的景物加10分,凡能介绍一下本诗或本诗的作者的(如诗题、作者、诗句的意思,以及此诗所表达的感情和诗中的名句等等。)每补充一点都可为自己组加10分。)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打一建筑材料)谜底:石灰
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打一植物)谜底:竹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画
4. 两个伙计,同眠同起,亲朋聚会,谁见谁喜
两个伙计,为人正直,贪谗一生,利不归己。
两个伙计,终身孤凄,走遍天涯,无有妻室。”
•谜底:筷子
5.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打一动物)谜底:蜜蜂
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更会吸引学生。
(四)、好诗巧引用
师:好的诗句千古传唱,引用得恰到好处,更可以在我们的语言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99年12月20日,在首都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引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深刻地表达出祖国人民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后,对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用得恰到好处,
老师相信,你们也能把所知道的妙诗引讲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1、妙引诗句填空(答对者各加10分)
学生能说出大意即可,不需要他们的语言都那么“美”。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