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广东六校2011届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卷.docx

格式:docx   大小:20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六校2011届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卷.docx

上传人:1905133**** 2025/5/25 文件大小:2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六校2011届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卷.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广东六校2011届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卷 】是由【190513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广东六校2011届高三毕业班联合考试地理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NO.*
NO.*
N0.*
2N0.*
NO.*
N0.*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 分)
   读“某日地球日照图”和“某卫星绕地球运动轨迹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90分钟,目前北京时间约为下午15:20,该卫星连续飞行四圈后,右图中最靠近晨线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沿岸为寒暖流交汇         B.乙沿岸有著名渔场  
C.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D.丁此时盛行东南风
,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是因为
  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 宇宙空间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 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    D.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图2                                                图3
,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如上图2),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常年有
一定日照,南北两栋楼房间距至少应是
A.楼高的一半     B.与楼高相等     C.楼高的两倍     D.楼高的三倍
,画法正确的是:
A.A                                              
读图4“气候图”,回答7-8题。

  A.甲全年高温多雨                      B.乙全年炎热干燥
 C.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A.甲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乙主要是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C.丙主要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  
D.丁主要是全年受西风的影响
“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 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地下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1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读图7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1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 
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
NO.*
NO.*
N0.*
3N0.*
NO.*
N0.*
②                B.③              C.④             D.⑤
14.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太阳辐射         B.重力能         C.地球内部的热能     D.万有引力
15.“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新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地貌景观,据图回答16-18题。
16.在图8中 D地旅游,最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17.城市聚落多分布在图9哪类地貌类型上
A.A               B.B                C.C                D.D
18.新疆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A.沙尘暴         B.高温干旱          C.山洪暴发         D.泥石流 
读图10“某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19-20题。
19.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西流向东  D.从西南流向东北
20.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
A.海拔小于500米          B.海拔高于600米
C.海拔大于500米          D.海拔低于400米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材料(图11),完成21-23题。
、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上海市         B.北京市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
A.人口基数大     B.经济迅速发展    C.资源分布不均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24-25题。
24.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12“北方某城市书店和书亭分布图”,回答26-28题。

A.呈带状分布     B.分布在居民区内  C.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   D.不断向市中心聚集
27.书店与书亭服务范围的不同点是
A.书店的服务范围小,分布的数目少       B.书店的服务范围大,服务的人口多
C.书亭的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市       D.书亭的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
28.该城市由书店与书亭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具有的特点是
A.书店的等级高,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远  B.书亭的等级低,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近
C.书亭位于书店的中心,呈多边形布局   D.书店规模小,数目少,书亭规模大,数目多
29.图13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NO.*
NO.*
N0.*
3N0.*
NO.*
N0.*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市场
图14为“我原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 30-31题。
30.该地调整前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商品率高,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B.作物品种单一,以小农经营为主
 C.单产高,劳动生产率高              D.集约化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31.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自然条件的改造        D.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图15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该城镇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印度半岛境内   C.我国东南沿海    D.西欧平原
33.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座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A.西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
34.下列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A.炼钢厂、制糖厂、制鞋厂           B.石油加工厂、瓶装饮料厂、印刷厂
C.食品厂、炼铝厂、电视机厂         D.玩具厂、汽车制造厂、精密仪器制造厂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16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35题。
35.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日本工业化率  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  D.④——中国城市化率
 下图(图17)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回答36-37题
36.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A.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B.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C.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D.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37.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骑车工作和购物
C.在城市四周的交叉路口建立交桥       D.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
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今年无车日恰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将于今年无车日主题是“绿色交通,低碳生活”。据此回答38-39题。
38.“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拒绝汽车      

,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39.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NO.*
NO.*
N0.*
4N0.*
NO.*
N0.*
二十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另外,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此建厂,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据此回答40-41题。
40.二十世纪80年代,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政策优惠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41.珠江三角洲大量吸引国外企业在此建厂的好处是
A.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B.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但增加了污染
  C.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      D.减轻了就业压力,但破坏了城市环境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42-43题。
,正确的是
          、小麦等谷物
,单产低,商品率高    ,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44-46题。
44.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45.“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D.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46.与其他矿物能源比较,天然气具有的优点是       
A.可年复一年的使用       B.开采成本低、价格便宜
C.分布广泛、开采方便     D.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产品在A、B、C、D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变化示意图,A、B是发达国家,C、D是发展中国家,读图20回答第47-48题。

                         
,正确的是

、D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热带风暴袭击缅甸前后对比照片。左图是2009年4月15日拍摄的景象,右图为5月5日遭袭击后所拍摄的画面。回答49-50题。 
NO.*
NO.*
N0.*
6N0.*
NO.*
N0.*
49. 获得此照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电视
50.缅甸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电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51.(10分)读下面的“某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气候类型
是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因,形成世界著名的                 渔场。
(3)当H海域洋流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北半球为____________(冬、夏)季,南亚地区盛行
_________风。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南非开普敦河流水位是_________(升高、降低)。
52.(10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的降水主要有锋面雨和台风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要求。
资料1:我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23为某年6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资料2:2008年9月24日,广东省遭遇了12年最强的台风黑格比的吹袭,分别导致海水入侵遂溪,广东、广西多个地区被洪水围困,多出山体滑坡,多人失踪、伤亡,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图24是黑格比路径图。
(1)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23所示位置并长时间滞留,即锋面雨带长时间滞留在                地区,试分析其对我国东部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情况。
(2)图24中台风的运动轨迹是向______方向移动。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A处时,雷州半岛刮偏_____风(风向)。
(3)以下能反映这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4)台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也能带来有利的影响,有利的是____        ___。
 53. (10分)读世界区域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甲               ;乙              ;丙             ;丁               。
(2)写出数字②、③所在区域(黑块)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区位是                 。
(3)数字①所在区域(黑块)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4)数字
NO.*
NO.*
N0.*
6N0.*
NO.*
N0.*
②所示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
(5)2010年,全球粮食价格继续上涨,试从全球变暖、能源紧张、城市化等方面分析上涨原因。
54.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0分)
资料:见下面两幅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不定项)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5.(10分)根据图28,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中信息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若在丙处修建一座大坝,分析水库建成后对该地区的影响。
 2011届六校联考试题答案(地理学科)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51.(共10分)
(1)热带雨林带(1分) 热带雨林气候(1分)   终年高温多雨(1分)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1分)    
(2)有上升补偿流(1分)   秘鲁(1分)
(3)夏(1分)     西南季(1分)      夏威夷高压(1分)    升高(1分)
52. (共10分)
(1)长江流域(或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2分)
     长江流域因降水集中,集水面积范围广,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而导致水灾严重(南方洪涝)(1分);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则形成旱灾,不利于农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北方干旱)(1分)
   (2)西北(1分)   南
NO.*
NO.*
N0.*
7N0.*
NO.*
N0.*
   (3)D(2分)
   (4)带来丰富的降水,减轻旱情,(1分)缓解高温酷暑(1分)
53.(10分)
(1)甲:水稻种植业(1分)   乙: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或种植园农业)(1分) 丙:乳畜业(1分)
丁:大牧场放牧业(1分)
(2)地广人稀(1分)    (3)水源不足;(1分)   (4)东北(1分)
(5)全球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粮食减产;(1分)能源紧张,石油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或一些国家植物能源开发,消耗了部分粮食);(1分)城市发展,大量占用耕地,土地供给不足,粮食生产减少。(1分)
54.(共10分)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分)
(2)B、D、E(3分,选对2个得1分,全对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3)①大气污染(酸雨)(1分)②水污染(1分)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依法管理,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5.(共10分)
(1)分析: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资源等方面入手,结合图中地理信息分析回答。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有山间盆地和局部平原(1分)。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1分)。河流:流量较大,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少(1分)。土壤:红壤分布较广,土质粘重,有机质少,呈酸性,土壤贫瘠(1分)。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分析:从大坝的经济效益(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养殖、供水、航运等)和对环境影响(生态环境改变、调节气候、诱发次生灾害等)方面分析回答问题。
调节大坝下游河流的径流,使下游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于稳定,减少该地区旱涝灾害,有利于发展经济(1分)。调节该地区气候。为该地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1分)。利用水库大坝的落差发电,为该地区提供清洁能源(1分)。为人们生活、工农生产提供清洁而充足的水源(1分)。可能诱导地震和土壤盐渍化。(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