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doc

格式:doc   大小:2,39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doc

上传人:HShess 2022/11/28 文件大小:2.3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是由【HShes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00001
皮亚杰与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人,认识论专家和心理学家,其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闻名于世。
儿时的皮亚杰颇有几分天才,他10岁就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描述他在公园里观察到了一只白化体麻雀),由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一生中著书50多本,写了成百上千篇文章。皮亚杰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是生物学,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理论就根源于此。不过,他还一直对哲学的一个分支——认识论,即对知识的研究——感兴趣,他毕生的工作可以看作是试图用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皮亚杰发现,这种努力将他引向了对儿童思维的研究,他对自己所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即对知识起源的研究——成了对发展心理学影响最大的理论。这一理论还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尽管皮亚杰本人从未自称过是一个教育专家。
1927~1967皮亚杰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局长。1954年在日内瓦建立了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一直担任该中心主任。
皮亚杰力图把生物学和认识论沟通起来,他发现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发展心理学是沟通二者最好的桥梁。他的基本观点是主张认识的发展不能与智慧的成长割裂开,因此,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传统认识论中的“什么是知识”的问题,变成了“知识是如何成长起来的?通过什么过程,一个人从较低层次的知识过渡到较高层次的知识?”皮亚杰感兴趣的问题是儿童的认识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皮亚杰对于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的解释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学****而是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这里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图式”。所谓图式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主体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或心理机能系统。图式是认识的基础,外界刺激对主体的影响,要依赖于主体所具有的图式。
(2)顺应。
顺应也是皮亚杰用语,适应的机制之一。皮亚杰称之为“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过程的两种机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保证主体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认知结构)之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
顺应则是在主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同化引起的是图式的量变,顺应则引起图式的质变。
同化和顺应不可能单独存在,二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一切的认识都离不开认识结构的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它们都既是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同时又是外物同化于认识结构的这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的产物。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指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成熟过程。它是发展的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
智慧作为一种高级“适应”机能,它必然以一定本体因素(生理基础)为条件。所以,作为本体条件的机体的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无疑成为智慧发展的必要因素。这种成熟因素在使儿童智慧发展遵循不变的各连续阶段的次序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某些行为模式有赖于一定生理结构或神经通路的完善。例如,视觉和手的协调是一定神经通路的髓鞘化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经验应该区分两种类型的经验:一是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二是数理逻辑经验。
(1)物理经验。
是关于客体的物理信息。如物体的软、硬等。它发端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到主体头脑中产生的经验。
物理经验最本质的特点是它来源于物体本身,即使我们不去作用于对象,它的性质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称其为从客体本身引出的简单抽象过程。
(2)数理逻辑经验。
与前者不同,数理逻辑经验不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来自于主体的活动以及对主体自身动作的协调(或者称为“反身抽象”),也就是说这些经验和知识在本质上不是关于客体的,如果没有主体施加的动作,它们是不存在的。皮亚杰曾说到如下一个具体的数理逻辑经验的例子。他有一位数学家朋友,这位朋友小时候有一次在沙滩上玩,他把十个卵石排成一行,发现无论从哪个开始数都是十个,然后他又把它们排成另外的形状,数出来的数目仍然不变。他感到十分惊奇,并由此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皮亚杰认为,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极为平常,但对儿童来说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发现。他证实了加法交换性的存在——石头的总数不依赖于计数的次序。这一认识不是由感知的直观提供的,感知的直观充其量只形成各种形状的心理表象,正是儿童自己的动作才使儿童有了数和交换性的观念。
数理逻辑经验为认识结构提供了结构化的素材,是真正对思维发展起作用的经验。因此要丰富儿童的生活,鼓励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活动,为他们提供多种分析综合的材料以及获得材料的机会。获得生动丰富的具体经验,将为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指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教育、学****语言等方面。
皮亚杰非常强调儿童在社会传递中的主动作用。“即使在主体似乎非常被动的社会传递(如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这种社会传递仍将无效。”只有当所教的东西能引起儿童积极从事再造和再创的获得,才能被有效的同化。

指儿童内部的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也是儿童主体内部存在的适应环境的机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每遇新事物,总是试图用已有的图式(认知结构)去同化之,如获成功,便取得认识上的暂时平衡。反之,便顺应之,即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决定儿童智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展的内部动力。
二、皮亚杰论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而且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结构特征,同一年龄会存在相同的认知结构(图式
)。也就是说不同发展阶段认知结构是不相同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按照认知结构的性质把整个认知发展分为几个按不变的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每一阶段诞生了与上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这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的方式。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之后)
皮亚杰认为“阶段”的概念包含三个基本点:
①前后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但可以加速或推迟。
儿童发展的先后次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并且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具有普遍性。
②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
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取代。
(一)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用于区分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动作”。
达到运算水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以内隐的方式完成智慧动作并预见其结果;二是智慧动作必须具有可逆性,即逆反性(正A加负A为零)和互反性(A≤B,则B≥A)。
这一阶段是运算阶段的前期,只具有一个条件——内化,即用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但不具有可逆性,不能称为真正的运算。
(2~4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儿童可以用一物代替另一物,而后者是与之有意义联系之物。前概念思维的特点,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由于不能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
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这阶段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
(4~7岁)
儿童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但还没有达到那一水平,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感知形象的影响,处于半表象、半符号的思维阶段。
直觉思维是向非中心化前进了一步,儿童开始能够同时照顾到事物的两个维度,但是非中心化仍然不足,他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①具体性。
②不可逆性。
③自我中心化。
④刻板性与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