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船闸闸室主体施工方案
闸室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京杭运河船闸扩容工程施桥三线船闸工程》施工图设计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施桥三线船闸土建工程SQCZ-TJ1标施工组织设计》 《施桥三线船闸土建工程SQCZ-TJ1标招标技术文件》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二、工程概况
施桥三线船闸闸室为钢筋混凝土整体坞式结构。闸室总长度为260m,。闸室共分14节,中间12节每节长20m,端部两节各长10m,伸缩缝设两道止水。闸室底板顶高程为▽-,底板底标高为▽-。,,*。闸室除二期混凝土使用C30外,其余均采用C25混凝土,抗冻等级为F50,封底采用C10混凝土,厚10cm。
闸室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1
三、施工工序及流程
施工工序及流程详见:附图一四、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方法
(一)、施工顺序
船闸闸室段共分14节,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立体上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浇注底板,第二次浇注倒角及以上30cm,第三次一次性浇筑至墙顶。为满足施工工期要求,采取分段间隔跳打的方式进行闸室底板及倒角施工,在此期间穿插施工墙身。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闸室的施工顺序由上游向下游推进施工,具体浇筑顺序见附图二。
(二)、主要施工工艺 1、钢筋绑扎
钢筋均采用质量稳定的产品,其种类、钢号、规格等均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经过材质试验、检验。
钢筋在加工场内下料、制作,成型后运至现场绑扎。水平筋采用闪光对焊,,且不大于2mm。闸墙竖向筋大于16mm的Ⅱ级钢采用电渣压力焊,其它钢筋采用锚固绑扎和搭接焊,锚固绑扎搭接长度Ⅱ级钢筋为35d,I级钢筋为25d;焊接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在受拉区受力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的数量不大于50%,受压区不受限制。施工宽缝处的面层钢筋可局部剪断,剪断的钢筋在同一截面上不能超过1/3,以便设施工人孔(间距5米);浮式系船柱在一期和二期砼接触面范围内增设φ16插筋,竖向间距为500mm,横向间距500mm。,竖向间距200mm,以增加局部抗力。
对底板钢筋绑扎先划钢筋位置线,按照施工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从距模板端头
2
4CM起,用墨斗(或用白粉笔)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划)出位置线。按弹出的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绑扎时采用八字扣交错变换方向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φ40*3mm钢管,,如支撑不能保证钢筋笼整体刚度,可适当调整间距(钢管摆放方法同闸首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垫块的放置,间距1米左右,本工程底板垫块采用M40砂浆垫块,厚度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根据预先弹好的墙体位置线,将墙伸入底板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底板深度和甩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用钢筋将插筋上部固定,保证甩筋位置准确、垂直、不歪斜、不倾倒及不变位。
特别注意闸室墙倒角处插筋位置,在绑扎好的底板钢筋上放出倒角底边线及闸室墙竖向钢筋位置,根据边线及竖向钢筋绑扎斜筋。在支设模板前对倒角处钢筋进行复核并与底板及闸室墙钢筋点焊进行固定,确保位置准确无误后再支设模板。对闸室墙钢筋绑扎将预埋的插筋清理干净。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2--4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横筋在外,竖筋在里,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和位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墙筋较高时可先搭建简易脚手架作为稳定墙筋用。墙体钢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的交叉点均予以逐点绑扎。横、竖搭接长度和搭接位置,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双排钢筋之间绑间距支撑和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
M40砂浆垫块的放置,间距1米左右,厚度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并加固牢靠,为保证保护层厚度满足新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在重点部位加密垫块放置。
2、模板制作安装
闸室倒角临水面模板采用钢模板,内贴一层透水模板布,施工宽缝、底板及倒角临土面模板采用竹胶板;板间采用双面胶止浆,拼缝处采用双围檩加固防止错牙,施
3
工宽缝、底板模板采用φ16锚筋一端与底板钢筋及预埋在垫层砼中的锚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