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管道施工规范手 】是由【前程似锦教育】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管道施工规范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管道施工规范手册
2012年9月
目录
一、工程测量 ...................................................
二、土方开挖(开挖沟(坑) )....................................
三、 铺设管道..................................................
管道地基与基础 .............................................
塑料管道铺设 ...............................................
管道包封加固 ...............................................
四、人手孔建筑 .................................................
人手孔地基与基础 ..........................................
、人手孔四壁建筑 ...........................................
人手孔上覆安装 .............................................
人手孔窗口管孔 .............................................
人手孔铁件安装 .............................................
五、混凝土构件浇筑 .............................................
六、回填土方 ...................................................
一、工程测量
通信管道工程测量,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及城市规划部门已批准的位置、坐标和高程进
行;
施工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通信管道及人(手)孔位置的复测,并按施工需要钉设桩点,复测钉设的桩(板)符合以下规定:
1)直线管道,自人手孔中心3m~5m处开始,沿管线每隔20m~25m设一桩(板);设计为弯道时,桩(板)应适当加密;
2)桩点设置应牢固,顶部与地面平齐;
3)平面复测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道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10mm;
b)直通型人手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100mm;
c )管道转角处的人手孔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 20mm;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高程允许误差应不大于± 5mm,两点的
间距应不大于150m;
临时水准点必须牢固、可靠,顶部必须平整、稳定,并有明显标记;
通信管道的各种高程,以临时水准点为基础,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0mm。
施工时,必须按以下规定进行校测:
1)在完成沟(坑)挖方及地基处理后,应校测管道沟及人手孔坑地基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应及时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
3)凡在沟(坑)中的其他管、线、地下设施,必须测量其顶部(底部)的高程、宽度,
及其与临近人手孔和通信管道的相对位置(垂直、水平隔距),并注明其类别、规格,并编入竣工资料。
二、土方开挖(开挖沟(坑))
管道土方开挖施工时,当遇到不稳定土或有腐蚀性的土时,应及时提出设计变更,按设计单位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施工;
当管道与其他底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小于设计规范要求,或危及其他设施安全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在未取得建设单位和产权单位的同时时,不得继续施工;
挖掘沟(坑)如发现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董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现场,与文物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严禁在该地段继续施工;
施工现场条件允许,土层坚实及地下水位低于沟(坑)底,且挖深超过3m时,可采用放坡法施工。
当管道沟及人孔坑深度超过3m时,应适当增设倒土平台(宽40cm)或加大放坡系数。
挖掘不需要支撑护土板的人(手)孔坑,其坑的平面形状应与人(手)孔形状相同,坑的侧壁与人(手);
挖掘需支撑护土板的人(手)孔坑,宜挖矩形坑,人(手)孔的长边与人(手)孔外
壁长边的外侧间距不应小于 ,;
管道沟底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人手孔(坑)底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图纸对是否需支撑护土板的地段无具体规定,遇下列地段应支撑护土板:
1)横穿车行道的;
2)沟(坑)的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砂土、级配砂石层的;
3)沟(坑)土质松软且深度低于地下水位的;
4)施工现场条件所限无法放坡法施工而需要支撑护土板的,或与其他管线平行较长
且相距较小的地段;
挖沟(坑)接近设计底部高程时,应避免挖掘过深破坏原土结构;如挖深超过设计标高10cm,应填铺灰土或级配砂石并夯实;
管道施工现场堆土,不仅符合市政等部门的要求,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别堆置;
2)堆土不应紧靠碎砖或土坯墙,并应留有人行通道;
3)城镇内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
4)堆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光(电)缆线路标石以及市政管线的检查井、雨水
井等;
5)堆土的坡脚边应距沟(坑)边 40cm以上;
挖掘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把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
通信管道的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挖掘通信管道沟(坑)施工现场,应设置红白相间的临时护栏或醒目的标志;
室外最低气温在零下5℃时,对所挖的沟(坑)底部,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三、铺设管道
管道地基与基础
管道的规格、程式和管群断面组合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信管道的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天然地基的管道沟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表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
通信管道沟底基础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下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0mm;2)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上时,其沟底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0mm;
通信管道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mm;
通信管道基础宽度,应比管道组群宽度加宽10cm(即每侧各宽5cm);管道包封时,管道基础宽度应为管群宽度两侧各加包封厚度;
通信管道管顶至路面的埋设深度因满足如下要求:
管道类
人行道
车行
与电车轨
与铁道
别
下
道下
道交越
交越
塑料管、
水泥管
钢管
当埋深达不到上述的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塑料管道基础在土质较好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夯实沟底,回填50mm细砂或细土;土质差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做混凝土基础,基础上回填50mm细砂或细土,必要时对管道进行混凝土包封;(一般情况根据实际设计及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
铺管前沟底宽度
和深度符合设计
要求,沟底抄平、
垫细砂50mm
管顶距地
面埋深符
塑料管道铺设
塑料管铺管及接续时,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管材材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材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2)正常的温度环境宜选用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3)在鼠害、白蚁地区,宜选用具有相应防护能力的塑料管;
塑料管道的组群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群应组成矩形,横向排列的管孔数宜为偶数,当铺设塑管为2根时,应呈“一”
字型排放;塑管为3根时,应呈“品”字型排放;塑管大于3根时,应采用分层叠放方式;
矩形高度不宜小于宽度,但不宜超过一倍;
管孔内径大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下边和外侧,管孔内径小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上边和内侧;
多个多孔管组群时,管间宜留10~20mm空隙,进入人孔时多孔管之间应留50mm
空隙,单孔波纹管、实壁管之间宜留 20mm空隙,所有空隙应分层填实;
两个相邻人孔之间的管位应一致,且管群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进入人孔处,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300mm,管道底部距人孔
底板的净距≥400mm,引上管进入人孔处宜在上覆顶下面200~400mm范围内,并与管道进入的位置错开;
直线管道的段长应≤200m,高等级公路上的直线管道段长应≤250m,弯曲管道的段长应≤150m;
塑料管道铺设时遇到障碍,可铺设弯管道,其曲率半径不得小于15m,严禁将塑料管加热弯曲;在同一段管道内严禁出现S形弯(即反向弯曲);弯曲管道的接头应安排在直线段内,如无法避免应将接头做局部或全包封。
管道进入人(手)孔时,管口不应凸出人(手)孔内壁,应终止在距墙体内侧100mm
处,并严密封堵,管口做成喇叭口。
塑料管应由人工传递放入沟内,严禁翻滚入沟或用绳索入孔内吊放。
塑料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塑料管材标志面应朝上方;
塑料管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承插式管接头长度≥
200mm;
多孔塑料管的承插口的内外壁应均匀涂刷专用中性胶合粘剂,塑料管应插到底,挤压牢固;
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排列,相邻两管的接头之间错开距离不宜小于300mm;弯曲管道弯曲部分的管接头应采取加固措施;
5)波纹管、硅芯管组成管群应间隔 3m左右用勒带绑扎一次,梅花管宜用支架分层
排列整齐;管群小于两层时,整体绑扎;大于两层时,相邻两层为一组绑扎,然后整体
绑扎;
塑料管的切割因根据管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截管刀,管口断面应垂直管中心,平直、无毛刺;
单孔波纹塑料管的接续宜选用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进行接续作业前,先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并将承插的内、外口清理干净,然后将密封圈放置在承插口的中间一个波纹槽内,方向不应放反,在承口涂少量肥皂水,将插口端对准承口插入,直至牢固。
塑管“品”字形铺设
(1P+2M)绑扎,塑管铺
设在管沟中心点
管道接续各
根接口错开
30cm
使用专用胶
塑料管道接
水接续塑管
续管头错开
敷设
管道包封加固
管道包封加固的规格、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包封可采用周围包封厚度为8~10cm的C15混凝土进行加固,要求在铺管完毕随即浇注,使混凝土包封与管道基础紧密结合。
下述情况应考虑管道包封加固:
管道管顶至路面的埋深不符合规定标准或管道埋深在冻土层上;
管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为提高防水性能;
管道与地下管线交越净距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管道靠近大树树根;
管道日后有可能被挖掘的地带采用管顶浇注混凝土保护,浇筑时可不用模板,铺管后先回填两侧土层至管顶齐平,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在上面;
管道易受洪水冲刷地段可用混凝土封沟保护,与水沟底或路面齐平。
水泥包封
四周厚度
四、人手孔建筑
人手孔地基与基础
混凝土包封
平面符合设
计要求
人(手)孔的地基应按设计规定处理,采用天然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夯实、抄平;采用人工地基,必须按设计文件处理;
天然地基的人手孔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表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
10mm;
人(手)孔基础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其外形偏差≤±20mm,厚度偏差≤±10mm;
人手孔支模前,必须校核基础形状、方向、地基高程等;
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挖好积水罐安装坑,其大小应比积水罐外形四周大100mm,其深度比积水罐高度深100mm,基础表面应从四周向积水坑做20mm泛水;
设计文件对人手孔地基与基础有特殊要求时,如提高混凝土标号、加配钢筋、防水处理及安装地线等,均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人手孔坑
尺寸 深度
、人手孔四壁建筑
1. 人手孔四壁内、外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垂直偏差≤± 10mm,墙体顶部高差≤
±20mm;
砖、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墙面应平整,不应出现竖向通缝,预埋件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饱满程度应不低于80%,砖缝宽度应为8~12mm,同一砖缝宽度应一致;
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结合部内外侧应用1:水泥砂浆抹八字;八字角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开裂。
砌筑时预埋
人(手)孔
铁件
四壁抹灰符
合设计要求
人手孔上覆安装
人手孔上覆的钢筋型号、加工、绑扎、砼标号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用≥C25的砼浇
筑。
2. 人手孔上覆外行尺寸、设置的高程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厚度误差不得超过 -5mm,外行
尺寸偏差应不小于±20mm;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形状,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预制的上覆个、盖板两板之间缝隙应尽量缩小,其拼缝必须用1:水泥砂浆堵抹严密,不空鼓、浮塞,表面平光,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人手孔内顶部不应有漏浆现象。
上覆盖板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等缺陷。
5. 上覆、盖板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方可承受荷载,一般需养护 28天后方准
移动或吊装。
上覆与墙体搭接的内外侧,应用1:水泥砂浆抹八字角,但在现场浇筑的上覆、盖板可不抹八字角;八字抹角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宽度一致。
人(手)孔
上覆与口圈
处有泛水
人手孔窗口管孔
1. 管道进入人手孔的窗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左右偏差应不大于 10mm。
人手孔的窗口的上沿距人手孔上覆不小于30cm;窗口的下沿距人孔底不小于40cm。
人手孔窗口的端边至墙体面,应用1:水泥砂浆抹成四边呈弧状的喇叭口,管群端口缩进墙面内应不下于10cm;窗口内、外侧均应堵抹填充密实,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光。
人手孔窗口宽度大于70cm时,使用易变形的塑料管等,应按设计规定加过梁或窗套。
引上管引入人(手)孔,应在管道引入窗口以外的墙壁上,不得与管道重叠;引上管道进入人(手)孔,宜在上覆、盖板下20cm~~40cm范围内。
砌体管孔窗口符合规
范要求
人手孔铁件安装
模板的规格、形状和尺寸应与设计图纸相符,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好,干净、无空隙;
钢筋预制和绑扎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受力主钢筋严禁有接头,短段钢筋允许接长作分布筋;
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位尺寸,主筋与分布筋的位置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严禁倒置;主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cm,分布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10cm。
钢筋纵横交叉处绑扎牢固,不得漏绑、滑动;钢筋接续点不得超过一个以上,接续点应避开应力最大处,并应相互错开,不得集中在一条线上。
钢筋与模板的间距一般应为20mm,为保持钢筋与模板的间距相等,可在钢筋下垫以自制的混凝土块或砂浆块等,严禁使用木版、塑料等有机材料衬垫。
混凝土的配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搅拌必须均匀;
预埋的穿
穿钉预
钉符合设
计要求 埋、积水
坑符合设
计要求
五、混凝土构件浇筑
模板的规格、形状和尺寸应与设计图纸相符,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好,干净、无空隙;
钢筋预制和绑扎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受力主钢筋严禁有接头,短段钢筋允许接长作分布筋;
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位尺寸,主筋与分布筋的位置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严禁倒置;主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cm,分布筋间距误差应不大于10cm。
钢筋纵横交叉处绑扎牢固,不得漏绑、滑动;钢筋接续点不得超过一个以上,接续点应避开应力最大处,并应相互错开,不得集中在一条线上。
钢筋与模板的间距一般应为20mm,为保持钢筋与模板的间距相等,可在钢筋下垫以自制的混凝土块或砂浆块等,严禁使用木版、塑料等有机材料衬垫。
混凝土的配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搅拌必须均匀;
人孔上覆
浇筑符合
要求
上覆预制
钢筋绑扎
符合要求
六、回填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