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ocx

格式:docx   大小:13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玥玥 2022/11/30 文件大小:1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是由【玥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监测项目
一般规定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纳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联合的方法。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含:
支护构造。
地下水状况。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周边建筑。
周边管线及设备。
周边重要的道路。
其余应监测的对象。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般配。应针对
监测对象的要点部位,做到要点观察、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好
的监测系统。
仪器监测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依据表进行选择。
表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基坑类型
一级二级三级
监测项目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应测应测应测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应测应测应测
续表
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基坑类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监测项目
深层水平位移
应测
应测
宜测
立柱竖向位移
应测
宜测
宜测
围护墙内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支撑内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立柱内力
可测
可测
可测
锚杆内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土钉内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坑底隆起(回弹)
宜测
可测
可测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孔隙水压力
宜测
可测
可测
地下水位
应测
应测
应测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宜测
可测
可测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应测
应测
宜测
竖向位移
应测
应测
应测
周边建筑
倾斜
应测
宜测
可测
水平位移
应测
宜测
可测
周边建筑、地表裂痕
应测
应测
应测
周边管线变形
应测
应测
应测
注:基坑类其余区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GB50202
2002履行。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地道或其余对位移有特别要求的建筑及设备
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磋商确立。
巡视检查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日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含以下内容: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支护构造:
)支护构造成型质量;
)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痕出现;
)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墙后土体有无裂痕、沉陷及滑移;
)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施工工况:
)开挖后裸露的土质状况与岩土勘探报告有无差别;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能否与设计要求
一致;
)场所地表水、地下水放状况能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备能否运行正常;
)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周边环境:
)周边管道有无损坏、泄露状况;
)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痕出现;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痕、沉陷;
)周边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状况。
监测设备:
)基准点、监测点完满状况;
)监测元件的完满及保护状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有无影响观察工作的阻碍物。
依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立的其余巡视检查内容。
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锥、钎、量尺、放大镜等工用具以
及摄像、拍照等设备进行。
对自然条件、支护构造、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备等的巡视检查状况应做好记录。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剖析。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样和危险状况,应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余有关单位。
监测点部署
一般规定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部署应能反应监测对象的实质状态及其变化趋向,监测点应部署在内力及变形要点特点点上,并应知足监控要求。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部署应不阻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监测标记应坚固、显然、构造合理,监测点的地点应防止开阻碍物,便于观察。
基坑及支护构造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易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应沿基坑周边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部署,周边中部、阳角处应部署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水平易竖向位移监测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顶或基坑坡顶上。
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m~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该少于1个。
用测斜仪观察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围护墙体内,测
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围护墙的深度;当侧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以测斜管底为固定起算点时,管底应嵌入到稳固的土体中。
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部署在受力、变化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目和水平间距视详细状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应部署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m~4m。
支撑内力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
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该少于3个,各层支撑的监测点地点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
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或支撑的端头;混泥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1/3部位,并避开节点地点。
每个监测点截面内传感器的设置数目及部署应知足不一样传感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器测试要求。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杆上。监测点不该少于立柱总根数的5%,逆作法施工的基坑不该少于10%,且均不该少于3根。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部署在受力较大的立柱上,地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下部的1/3部位。
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地点,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部署监测点。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目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其实不该少于3根。各层监测点地点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宜设置在锚头周边和受力有代表性的地点。
土钉的内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地点,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部署监测点。监测点数目和间距应视详细状况而定,各层监测点地点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每根土钉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有代表性的受力地点。
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监测点宜按纵向或横向剖面部署,剖面宜选择在基坑的中央以及其余能反应变形特点的地点,剖面数目不该少于2个。
同一剖面上监测点横向间距宜为10m~30m,数目不该少于3
个。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监测点应部署在受力、土体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余有代表性的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部位。
平面部署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监测点。竖向部署上监测点间距宜为2m~5m,下部宜加密。
3当按土层散布状况布设时,每层应起码布设1个测点,且宜
部署在各层土的中部。
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竖向部署上监测点宜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围内按土层散布状况布设,竖向间距宜为2m~5m,数目不宜少于3个。
地下水位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基坑内陆下水位当采纳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纳轻型井点、发射井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部署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监测点数目应视详细状况确立。
基坑外处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部署,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相邻建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部署水位监测点;当有止水帷幕时,宜部署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水位观察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同意地下水位之下3m~5m。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压含水层中。
回灌井点观察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基坑周边环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从基坑边沿之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边环境
应作为监测对象。必需时髦应扩大监测范围。
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部署,尚应知足相
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建筑四角、沿外墙角10m~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许多于3个监测点。
不一样地基或基础的分界限处。
不一样构造的分界处。
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双侧。
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接处的双侧。
高耸修建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修建物不该少于4点。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应部署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
上或柱上、裂痕双侧以及其余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视详细情
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宜少于3点。
建筑倾斜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监测点宜部署在建筑角点、变形缝双侧的承重柱或墙上。
监测点应沿主体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上、下监测点应部署在同一竖直线上。
当由基础的差别沉降计算建筑倾斜时,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建筑裂痕、地表裂痕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痕进行部署,当原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有裂痕增大或出现新裂痕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察的裂痕,
每条裂痕的监测点起码应设2个,且宜设置在裂痕的最宽处及裂痕末
端。
管线监测点的部署应切合以下要求:
应依据管线修筑年份、种类、资料、尺寸及现状等状况,确立监测点设置。
监测点宜部署在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m~25m,并宜延长至基坑边沿之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管线。
供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宜设置直接监测点,在没法埋设直接监测点的部位,可设置间接监测点。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宜按监测剖面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余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数目视详细状况确立。每个监测剖面上的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5个。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部署在凑近被保护对象且有代表性的部位,数目应视详细状况确立。在竖向部署上测点宜设置在各层土的界面上,也可等间距设置。测点深度、测点数目应视详细状况确立。
监测方法及经度要求
一般规定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基坑类型、设计要求、场所条件、当地经验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2020/3/27
和方法合用性等要素综合确立,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变形监测网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应切合以下要求:
每个基坑工程起码应有3个稳固、靠谱的点作为基准点。
工作基点应选在相对稳固和方便使用的地点。在通视条件优秀、距离较近、观察项目较少的状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点。
监测时期,应按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固性。检测仪器、设备和元件应切合以下规定:
知足观察精度和量程的要求,且应拥有优秀的稳固性和靠谱
性。
应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备,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监测过程中应按期进行监测仪器、设备的保护养护、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切合以下要求:
采纳同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路线。
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固定观察人员。
在基真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在有关施工工序以前测定,并取起码连续观察3
次的稳固值的均匀值。
地铁、地道等其余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精度应切合有关
标准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10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