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扁平苔藓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lichen planus
别名
lichen ruber planus;扁平红苔藓;紫癜风
类别
皮肤科/扁平苔藓和苔藓样疹
ICD号
概述
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又名扁平红苔藓(lichen ruber planus)。是一种可累及皮肤、黏膜、甲和毛发的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发病原因不明,近年对其发病机制有了较多研究,提出多种学说。扁平苔藓在临床上有一定特点,典型的皮肤损害为紫红或暗红色帽针头至扁豆大小的多角形丘疹或斑片,可自行消退,多伴有明显瘙痒,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好发于中年人,组织病理有特征性改变。另有一些表现各异的皮肤损害,都有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故将其归于非典型扁平苔藓中。
概述
本病与祖载的“紫癜风”相类似。如《证治准绳》紫癜风记载:
“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
流行病学
扁平苔藓的确切发病率和流行情况还不清楚,总体发病率小于1%,%~%。至少2/3的病人在30~60岁发病。有报道皮肤和黏膜扁平苔藓在妇女更常见,而其他的研究显示两性发病率相等或女性略多。妇女一般在50~60岁发病,男性发病略早,儿童和老年较少见。扁平苔藓发病可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有报道12月~次年1月份或1~7月份发病增加。
家族性扁平苔藓已有报道。%。
流行病学
家族性发病趋向病期更长、更严重,表现为侵蚀性、线形或溃疡。年轻人和儿童易发病。免疫遗传学似可以解释扁平苔藓的家族性发病倾向。
病因
至今尚无定论,有自身免疫、感染、神经精神因素、细胞因子的作用、家族遗传等学说。药物因素、内分泌异常、慢性病灶等因素也可诱发本病。有人发现扁平苔藓患者的皮肤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6-磷酸脱氢酶(G-6-PD)结构上可能有异常,亦有人有相反意见。另外皮疹中的呼吸酶与辅酶有活性改变,这些异常是否为扁平苔藓的病因,尚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