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23年年工作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23年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碎碎念的折木 2022/12/5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23年年工作总结.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23年年工作总结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23年年工作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城南镇农业管理服务站201*年工作总结
城南镇农业治理效劳站201*年工作总结
城南镇农业治理效劳站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镇农业治理效劳站在区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阳光村务,搞好新型农夫培训,使农业增效,农夫增收这一主题开展工作,通过全站人员的全都努力,圆满完成了年初的规划,取得了肯定的成绩,其详细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打造阳光村务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抓村级事务流程化治理;二是成立村级事务监视委员会;三是完善“三资”代理效劳工作。
在村级事务流程化治理中,我们把和农夫息息相关的事物制成流程图,并制作成公示牌悬挂在村部最惹眼的位,便于村民了解,并按流程图的挨次办事。
在村务监视委员会方面我们准时的改选了村务监视委员会的成员,把那些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同志选拔为村务监视委员会的委员,并且安排了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桌椅,每月至少要保证三天时间参于村级事务治理,监视村委会工作。
在“三资”代理效劳方面,我们真正摸清了各村(居)的家底,出台了村级资金暂行治理方法,标准了村级票据的使用,杜绝了村级资金坐收坐支现象,同时,要求村账一月
一报,使村级财务支出更加明朗,削减了村干与村干之间、村干与群众之间因财金方面造成的冲突。
同时今年我们加强了农夫负担督查力度,对农夫负担卡进展标准填写,催促发放到位,并对涉农收费工程进展两次检查,查出的问题要求他们准时订正。
二、狠抓科技培训工作
农业的增效、农夫的增收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所以今年我们注意农业技术的普及培训,每村在春秋季节各培训一次,共计培训24场,直承受训人数达1000余人,发放各种技术资料6000余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同时我站今年还担当区农委交给的新型农夫培训140户,此项被列为裕安区32项民生工程之一,我们仔细组织培训,上门细心指导,发放各类资料达1000余份,在11月底顺当通过了区级验收。
三、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
在新品种推广上主要注意高产优质,今年水稻主推品种有Ⅱ优431、Ⅱ优1308、国稻6号、Ⅱ优7954、丰两优4号、新两优1号、Ⅱ优608、Ⅱ优航1号等。油菜主推品种在华油杂10号、华协102、核油56、秦油7号、皖油18、皖油19等。玉米主推品种为中科4号等。
主推技术主要是轻简栽培技术等:有机插秧技术、水稻抛植技术、水稻水直播技术、油菜早茬直播技术、油菜免耕
栽植技术、油菜撒播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等。通过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农夫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
四、把住农业工程申报及验收关
现在农业工程许多,很多资金都投向农业、扶持农村,所以涉农工程申报的审核也至关重要,今年我镇涉及的涉农工程有20多个,其中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工程15个,涉及资金150余万元,江淮分水岭工程5个,涉及资金52万元,还有其它工程1个,涉及资金10万余元,每个工程我们都细心审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都加以催促和指导,严把质量关,目前大局部工程已实施完毕,等待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五、抓好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的生产
我镇的特色农业:一是大棚草莓的生产;二是苗木花卉的生产。在大棚草莓上我们一方面抓技术指导,不定期的聘请外地专家来我镇讲课,并且常常组织种植户进展沟通,另一方面争取资金改造生产条件,今年从江办及蔬菜办共计争取资金达25万元,来改造大棚设施及育苗基地,力争做大做强。在苗木花卉上主要是引进能人大户来我镇投资苗木花卉的生产,供应有利的生产环境,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今年共计增加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200余苗,目前在我镇生产的苗木花卉面积达201*余苗,解决就业劳动力达200余人。
在规模农业生产上我们主抓水稻和油菜的规模生产,分别在关王庙、渡槽、十里桥等村抓一个水稻高产攻关万亩示范片,在今年普遍受灾的状况下亩产仍旧达千斤,在李仓、汪家行两片各抓一个千亩油菜种植示范片。同时我们还出台政策鼓舞土地流转,鼓舞规模种植,今年我们镇秋种文件规定,在我镇范围内,规模连片种植小麦达1000亩的,镇财政每亩补贴50元,以鼓舞粮食生产。
六、注意农业生产的保障工作
今年农业生产的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的防治;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我们注意病虫害的猜测预报,指导农夫适时防治。共计发放农技信息11期,指导农夫大田防治达2万多亩次,今年根本无因病虫草害而造成大的减产田块。政策性农业保险我们主要是广泛宣传,加强推动力度,根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由于我们报灾准时、查勘到位,工作上也得到了区农保办、理赔办及国元保险的支持,,,,使受灾农户有了保障,为灾后再生产供应了资金保障。
虽然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规划,取得了肯定成绩,但工作中还有很多缺乏之处:
一是阳光村务里“三资”代理效劳方面,没有真正建立起常态化治理机制,没有有效的掌握手段,局部村还存在不
能准时报账的状况;
二是农业科技培训人员难以集中,入户指导效果不抱负;
三是规模性农业规模上不去,土地流转进展缓慢;四是农业信息公布手段落后,难以深入千家万户。201*年工作准备:
一是“三资”进入常态化治理,每月25-30日为村报账日,票据标准,杜绝坐收坐支现象,村级备用金掌握在5000-10000元,同时要加强村级财务检查力度,防止村级财务消失问题。
二是加强涉农工程争取力度,我们将多渠道争取涉农工程,同时严把“十二五”工程实施的质量关,使工程资金真正落实在工程上,发挥它的应有作用。
三是搞好科技培训工作,真正使新技术、有用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四是注意特色农业及规模农业的实施,把特色农业做大,把规模农业做强。201*年规划实施200亩钢构草莓大棚;扶持云成育亩基地200亩。
五是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的保障工作,加大农作物统防统治力度,同时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做实做细。
201*年12月6日
扩展阅读:农林站工作总结
洛龙区农林技术推广站201*年工作总结
今年我区的农林技术推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农林技术干部在夏粮和秋粮的生产过程中加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并做好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克制了冬春干旱、伏旱和秋季光照缺乏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详细总结如下:
一、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效劳指导好农业生产
今年我们根据“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及主要措施的落实。先后印发“小麦生产技术意见”、“越冬苗情调查分析及治理建议”、“小麦春季苗情调查分析及中后期治理意见”、“玉米生产技术意见”等专题材料,并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三下乡集中活动和办板报等形式,送技术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夫科学种田,全面效劳农业生产。全年共开办培训班10余期,集中培训农夫500人次,下乡田间指导30余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进展大田常规调查8次,准时效劳指导全区农业生产。据农技站统计测产,,。,,,%,,,%。秋粮面
,,,%,,,%。
在夏粮生产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1、因地制宜,调整品种构造。结合我区小麦生产实际,进展了品种调整,以温麦6号(温麦49-198)、温麦8号、洛麦9133等为主导品种,,占小麦面积的82%以上。全区小麦品种搭配进一步合理,良种掩盖率达95%以上。
2、精细整地,打好播种根底。,深机耕面积3万亩,全部机播,秸秆还田5万亩,,推广包衣种子3万亩,。整地、播种质量高,为出全苗打下了较好的根底。
3、科学治理,提高科技含量。在冬春百年不遇严峻干旱气候条件下,积极组织各乡镇抗旱浇麦5万余亩,中耕除草保墒10万亩次,落实前氮后移技术3万亩次,化学除草技术5万亩次,叶面喷肥技术6万亩次。提高了小麦抗逆力量,为小麦在灾年夺取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在秋粮生产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治理,提高良种掩盖率。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等品种。全区郑单958播种3万亩、,%和31%。
(2)秸秆还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今年小麦秸秆直接还田
5万亩,玉米秸秆直接还田4万亩以上。
(3)围绕早字,运用各项综合措施。采纳早播、机播、早管、晚收等措施,延长秋作物生长时间,获得高产。,占总播种面积的95%以上;秋作物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中耕除草、浇关键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适时晚收等田间治理和技术措施运用累计40余万亩次,保证了各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最终实现高产稳产制造了良好条件。
二、广泛深入乡村农业一线,助农准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针对生产中消失的不同问题,我们准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在调查、汇总、分析和讨论的根底上,因地制宜,提出应变治理技术,并通过电视、播送、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送技术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指导农夫因苗分类治理,把自然灾难造成的损失掌握到了最低限度,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大丰收。
1、由于受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无雨天气的影响,小麦返青-拔节期间大局部麦田都严峻缺墒,小麦春季群体小,个体长势差。针对这一苗情特点,区里面组织各乡镇村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组织抗旱浇麦,派农技人员和乡镇干部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催促指导农户落实抗旱浇麦工作。
2、由于冬季和早春持续干旱,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小麦个体发育弱,返青期推迟。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深入田间准时搞好调查,把握第一手资料,仔细分析猜测苗情,在做好常规措
施的根底上,突出看苗应变治理技术,狠抓了以“早”、“促”为主的治理措施,提出要“抗旱浇麦”,重视起身期和拔节期肥水。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促进了小麦苗情转化,提高了分蘖成穗率。
3、针对我区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普遍发生这一特点,我们提出:小麦中后期要结合病虫害防治准时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做好一喷三防,以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增加抗灾抗逆力量,躲避自然灾难的影响,为夺取小麦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4、在秋作物生产上,针对我区多年来伏旱频繁发生,对秋作物正常出苗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在做好常规治理的根底上,突出一个“早”字,即早抢墒播种、早治理和做到适时晚收。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集中培训和农技人员下乡包村等途径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宣传发动群众利用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准时浇好关键措施的落实。措施的及早到位,提高了秋作物的出苗率和田间整齐度,使玉米亩穗数和千粒重较去年大幅增加,为不利自然条件下玉米实现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三、积极开展各项专题工作,圆满完成阶段目标任务(一)积极开展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根据省农业厅今年培训万名基层农技干部的要求,我们积极派技术人员到省农广校参与培训,回来后又积极组织各乡镇农技人员进展集中培训,该工作受到洛龙区农林局和市农业局的重视,市农业局派农技站、
植保站、蔬菜办和种子治理站的知名专家到我区授课,我区也安排技术人员针对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展深入探究,集中了培训3天,培训乡镇农技干部35名,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积极开展万名基层农技人员下乡包村活动。根据市里要求,洛龙区农林局积极组织下属农技站、植保站和种子治理站以及乡镇农办技术人员20名作为技术指导员,每人负责45个村,对辖区内的98个行政村分片安排专人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工作。通过下乡包村人员,我们准时把夏秋粮生产方面的各种技术资料发到农夫手中,在冬春开展抗大旱保春管促丰收的活动中,下乡包村干部一方面对农夫发放抗旱治理技术资料,另一方面把各村存在的旱情准时上报到区里,在抗旱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担当“玉米千亩高产创立活动”,完成预定产量目标。今年我区担当市里“玉米千亩高产创立活动”任务,由区农林局牵头,组织种子治理站、植保站、农林技术推广站和龙门镇农办等部门成立玉米高产创立攻关组。实施地点选在龙门镇裴村,面积约1800亩,高产攻关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常年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为了保证高产创立目标的实现,攻关田统一种植高产耐密的浚单20玉米品种,我们在玉米播种前到该村就玉米品种特性、高产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集中培训2次,在玉米的播种、间苗、施肥、浇水的各个关键时期我们都到田间进展指导,特殊是在玉米收获期,为了实施
玉米晚收技术,提高玉米粒重,村里按排专人监视,不让早收。攻关田玉米收获到9月26--27日。
玉米高产创立千亩方测产状况,,,,,完成市里要求的平均亩产650公斤的目标。
四、搞好根底性讨论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供应科学依据为了选取更好的适合我区栽培的玉米品种,我们在李楼乡焦寨和潘寨安排了郑单958、浚单20、登海602、蠡玉35、中科11、浚009、洛单7号、洛单8号8个玉米品种展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