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路基统渣
道路工程施工流程:路基整修碾压→软基处理、挡墙→塘渣垫层→水泥碎石稳定层→砼路面→侧石
一、路基整形碾压
1、路基处理
①本工程横穿农田及河滨,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前应将原有路基上的腐植土、杂草等清除,并设置排水沟,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②在桥梁桥台两侧及河洼处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另述。
2、压实方法
①采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
迹重叠的原则。
②道路边缘,雨水口,检查井周围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机夯
或人力夯实,夯击重叠1/4-1/3。
③碾压前,应测定实际含水量,过湿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
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
④压实时应检查有无起皮,推挤现行,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采取处治措施。
3、碾压成形
①路基应按涉及要求检测宽度,标高和平整度,并进行整修,重要桩号的标高及变
坡处应用仪器复核。
②压实后的基层应平整、结实、结成板块,无松散现象,表面无明显粗细分离现象,12T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三、塘渣垫层施工要点
1、塘渣质量控制:
填筑塘渣前,要严把材料质量关。首先,在料场易风化、易溶解的塘渣装车,尽量降低针、片状和超粒径统碴石含量;二是检查每车的塘渣质量,不合乎要求者拒不收料;三是在施工现场的超粒径矿碴应进行人工解小。回填道渣级配需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含泥量不大于15%。
2、塘渣垫层施工:
基底处理完毕后,即可进行填筑工作。塘渣回填以机械平整为主,辅以人工配合。在塘渣回填过程中,使大小颗粒分布均匀,大粒在下面,使之稳贴地面,不得出现“搭桥”、“重叠”等现象,石缝用碎碴挤密实。
每层塘渣的碾压,按从边到中,先轻后重的作业顺序进行,碾压时主轮迹适当重叠,先后两次轮迹应重叠15cm左右。碾压时,应在接近其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在两个作业段的接茬处,,行驶速度要适当降低,并相应增加碾压遍数。对于局部区域出现弹簧、翻浆现象,要及时、彻底的进行处理,一般是采用挖掘机挖走弹簧、翻浆的统碴及底部的稀泥,先抛片石,后再回填统碴,平整、碾压。每层填筑压实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工序
塘渣垫层施工完成,经检测高程、密实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开始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具体横断面图见施工图设计。
1、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做好测量工作,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并加设各种控制桩; ②做好临时排水、临时道路、临时供电线路搭设、临时水源、水管的铺设工作;
③做好对基层的验收工作(主要是对标高、密实度、平整度、沉降值等),凡验收不合格的地段严禁铺设;
④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工作,而决定出各种最佳参数。
2、拌合
水泥结稳定砂碎石层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合。拌合料实行自动计量,拌合必须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拌合完成后,用自卸车运至现场。拌合料应随拌、随运、随摊铺、随碾压。
3、稳定层的摊铺
自卸汽车将料运至现场,按设计断面和松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