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pdf

格式:pdf   大小:2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pdf

上传人:sftnqws018 2017/8/30 文件大小:2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3 年 3 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VOI. 32 NO. 2
第 32 卷第 2 期 JOurnaI Of SOciaI Science Of Hunan NOrmaI University Mar.,2003
!!!!!!!!!!!!!!!!!!!!!!!!!!!!!!!!!!!!!!!!!!!!!!!!!!!!!!!!!!!!!!!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
杜振吉
(曲阜师范大学经法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摘要:道德主体论和道德规范论的观点,分别从主体性和规范性的角度,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
德的功能和本质,但二者又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割裂了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的规范性的关系,并将其一方视为道
德的本质。实际上,道德的主体性与道德的规范性是紧密联系着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道德现象本身,不能人为
地将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道德的主体性主要是从本源方面对道德的把握,道德的规范性则主要是从功能方面
对道德的把握;在道德的本质问题上应当超越主体论和规范论的狭隘理解,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和在更广阔的视野
中,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本质。
关键词:道德;本质;功能;主体性;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 2003)02-0005-06
在关于道德的本质、功能等问题的讨论中,存在超越个人的,个人理应加以遵循和奉行;另一方面,
着各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其中比较引人注目也是最人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存在,又不会拘泥不化地奉
有代表性的,是主体论与规范论之争。主体论的观行它,不会机械地、盲目地听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摆
点主要在于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强调人在道德活动布,而总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处境,依据自己的信念和
中的主体地位,以及道德对于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意志作出选择,人们在这一过程中,会充分发挥自己
肯定和自我实现的意义。与此相反,规范论的观点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创造性。总之,人不是机械地
则主要在于强调道德的规范性,强调道德对于人的接受道德准则的被动的客体,而是作为道德的创造
行为的规范与约束意义。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道德的者和体现者的积极的主体。换言之,“道德从本质上
主体性与规范性?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文试就说是人的需要和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
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指教。式”,[1“] 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拓宽自己的对象世
主体论的观点认为,道德是人的关系。人的活界的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的创造物”[2]。这种观点强
动的一个方面,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调,要克服道德领域中以往曾经出现过,今后仍然可
一种重要方式。道德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固然要以能出现的道德本体论和道德蒙昧主义的种种表现,
一系列原则和规范作为支点,但它并不是一系列原要避免人由于与道德的关系发生倒置,而失却其作
则和规范的集合体;尽管就每一个体来说,道德原则为道德主体的地位,必须“宏扬人的道德主体
和规范是一种既定的、现成的力量,但归根结蒂,道性”[3](P90)。
德不外是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的社会需要的产物,而规范论的观点认为,人对道德的需要首先来自
非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因此,就每一时代的人类于集体生存的需要,善与恶、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