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doc

上传人:游园会 2022/12/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孟浩然诗词及赏析 】是由【游园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孟浩然诗词及赏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孟浩然诗词及赏析
1、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舒适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意。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对这种生活的憧憬。全文非常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爽隽永。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辞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爽舒适,写朋友情意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漂亮的山村风光和安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2、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非常美丽。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绽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纳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获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宠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2
1、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漫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羁旅之思。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安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衬托,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别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2、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
孟浩然?〔唐代〕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一作:归帆)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是一首抒情诗。依据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严寒。睹物伤情,不免想到家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奔跑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艳羡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简单的。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其次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的感情。最终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3、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唐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非常吵闹,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潇洒超俗的胸怀。三四句写人们归家,诗人去鹿门,写出了世人与诗人不同的归途。五六句写月光照射,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最终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根据时空挨次,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风光,表现诗人舒适的心境,同时在悠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心情。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3
1、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幻想。(中一作:终)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此诗,诗人是多么盼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谈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很多惆怅。这种思念故人的心情始终连续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竟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诗以有情的梦境完毕,极有余味。
孟浩然擅长捕获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得意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非常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朴实的形式美,层递自然,由景及意到达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2、与诸子登岘山/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唐代〕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一作:字在)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4
1、田家元日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孟浩然?〔唐代〕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孤独,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综观全诗,既没有美丽的画面,又没有华美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是科举落第离开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作品。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尾联叙写决心隐居不仕,归隐田园。诗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
综观全诗,既没有美丽的画面,又没有华美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5
1、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唐代〕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终生一片心。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无比宝贵,不行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好像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状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好像已不太注意说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大方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闻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当然可敬,但究竟已成一种圆满。“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终的“终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忱。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敏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大方激扬,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2、自洛之越
孟浩然?〔唐代〕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这首诗词诗人原本满腹牢骚,但表达时到处自怨自艾,而流落不偶的遭际却不言自明。中间两联扣题,实写自洛赴越,把洛阳与吴越联系起来。中间两联意思连接很紧,首尾跳动很大。首联总结自己勤勉失意的一生,尾联说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诗人辞别洛阳前往吴越,目的纯粹是为了去寻求名山佳水,想在自然山水中忘掉世俗,找到归宿。孟浩然虽然一生布衣,但心中进与退、仕与隐的冲突始终存在,并且连续到晚年。但这首诗却洁净利落地摈弃尘俗,不管功名,是他特定时期真实心情的写照。
孟浩然诗词及赏析

最近更新

校企定向班培养合作协议书模板 4页

真正的基础胰岛素来得时 43页

中职数学竞赛题库分章节 16页

沁水2020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 17页

湖北省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试题C卷.. 30页

煤矿企业其他从业人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6页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MTⅡ级人员培训考试试题 10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学案家庭电路教师版学以致.. 5页

电气图符号含义及图例4639 19页

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7页

硫氰酸红霉素生产工艺规程 9页

第四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8页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25页

翻译学导论读书心得3000字 6页

论文题目:电动机的发展及工作原理 1112 18页

课程实施方案 47页

路基土方回填交底通知单 13页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二版)习题答案 27页

通信概论自考题模拟7 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13页

金属材料分类概览 8页

铝合金门窗工程工艺及质量标准-含塞缝及窗边防.. 18页

项目申请书 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18页

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第3节楞次定律讲义含解.. 14页

领导退居二线表态发言稿 7页

教材研究分析报告范文 3页

2024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 8页

STA无痛麻醉仪ppt课件 70页

常用打捞工具及工作原理 62页

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