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doc

上传人:好文档 2015/3/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工作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产前、产中、消费环节都有监管。纵向上,形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横向上,食安、农业、粮食、畜牧水产、食品药品监督、供销、商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环环相扣。每年全市抽检农产品10万批次以上,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连续八年获全省先进。全市没有出现一起重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没有出现一起重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但不等于我们食用的农产品就绝对安全。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隐患:一是检测的全覆盖问题。现行的检测基本上是抽检,并且检测合格率也没有达到100%。这就意味着,还有部分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入了市场。而从全市68个农产品规模化基地、54家已改造的农贸市场来看,其经营主体基本上是个体、私营,受场地、人员、成本、利益等因素影响,经营业主对农产品检测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虽然配备了各种检测设备,但真正启用的不多。二是监管缺失的问题。目前的监管抽检体系,也主要是针对大的基地、大的农贸市场、大的餐馆、酒店、超市进行抽检抽查,而对一些“小卖部”、“社区店”、“路边摊”监管较少,这部分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到“餐桌
”,是不是安全?还是个问号。三是隐性“中毒”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没有出现急性“中毒”等群体性事件,但媒体也曾报道“瘦肉精”、“镉大米”、“毒豆芽”等事件,累有所闻,***残留体内,日积月累,势必危害身体健康。
存在这些隐患,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监管力量不够强。以蔬菜、水果的监管为例,虽然市、县、乡三级都设立了监管机构,但场地、经费、检测设备、人员素质离监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抽检的农产品范围较窄,检测结果的权威性不够。如攸县农业局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仅1人,并且还要从事产品认证等其他工作。乡镇一级的监管人员基本上是兼职,“有名无实”。二是资源整合不够好。如质监、农业、粮食、畜牧等部门都有检测机构,但由于资金、设备、人员分散,致使检测的设备上不了档次,检测的品种较单一,检测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受到质疑。三是投入力度不够大。市本级已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近年来每年安排了50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包括畜禽、粮油、蔬菜、水果等),经费保障水平过低,而长沙安排了2000万元,常德、怀化安排了1000万元,浏阳一个县级市都安排了500多万元。县市区一级醴陵市安排了40万元、攸县安排了20万元,其他县区安排更少。“
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产”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不严格按标准生产,滥施农药、化肥,乱用激素、添加剂等,致使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不能缺位,应承担起监管责任来,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进行严肃的检测,对不合格农产品给以严厉的处罚等监管措施,倒逼生产者生产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此我建议:一是推行农业准入制度。一方面是农业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凡是直接从事农产品商品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取得职业农民认证资格,才能从事商业性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凡是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农产品必须通过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实行这一制度,可以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二是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