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媒介融合背景下负面舆情案例中的舆论引导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一家独大的舆论格局,形成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并存的舆论新格局。负面新闻的信息快速传播,尤其是负面舆论的爆发极易引发社会恐慌与不满情绪,因而做好对负面舆论的引导非常重要。
【关键词】媒介融合;负面舆情;舆论引导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并选择性记忆与理解自己所偏好的信息。负面新闻发生后,人们就会通过各种途径看到关于事件的正负面舆论。在独具自由性和匿名性的网络空间里,偏激的情感、偏颇的观点容易被无限制地宣泄,因此突发事件的负面舆论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若不及时加以疏通引导,负面舆论将会引爆舆论危机,对政府、新闻媒体、公众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负面舆情案例的正面引导。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
(一)舆论格局多元化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教授契尔?索勒?普尔在其著作《自由的科技》中提出,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时至今日,学界对于这一概念并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认识,笔者在此借用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的论述,“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相交融的状态”[1]。网络崛起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尤其是微博、微信作为重要的新媒体平台,其自发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特征改变了传播生态,成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传播、互动及搜集有效信息的重要平台和阵地,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具有快速传播、即时互动、全民参与的优势。媒介融合给传媒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舆论格局也因此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用户生成内容
媒介融合状态下,各类社交媒体繁荣,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表达的有效渠道。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提升,不再甘心做“沉默的螺旋”,而是常常作为舆论场的表达主体和信息发布者。通过社交媒体自主生产内容来传递信息,表达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2]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作为信息首发者的UGC,新闻事件中当事人、新闻现场的围观者均可成为事件的第一报道者或爆料者,其通过手机拍摄的微视频、照片及发布的微内容均可成为主流媒体的信源。2015年8月12日23时许,天津滨海爆炸发生后,新浪微博用户@小??最?F?F于23:26发布了爆炸现场的视频,成为事件首发。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众多当地的网友在微博、微信平台上传事故现场照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中时效性的不足。现场附近网友通过移动终端拍摄的微视频、照片及发布的微内容均可成为主流媒体的信源。一上传至网上便立刻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天津爆炸事件中,现场附近网友通过移?又斩伺纳愕奈⑹悠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及海外多家媒体使用,凸显了UGC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3]
用户生成内容的另一个体现是,网民通过各种自媒体发表的观点也会成为专业媒体舆情监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2016年8月,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一女教师因患癌症而无法出勤被开除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立即引发舆论的口诛笔伐。截至8月23日中午12时,新浪微博话题#女教师患癌被开除#已经引发2130多万阅读,8700多条讨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