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市社区高血压工作指南
陈丽
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背景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尤其脑卒中,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防治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防治指南200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4
策略:全人群、高危人群、病人相结合
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病人规范化管理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
观念转变
以患者为中心转向人群
以疾病为主导转向健康
以医疗为重点转向预防保健
以专科医生为主转向共同参与
临床
护士
预防保健
公共卫生等人员
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社区
从卫生部门转向社会共同参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责
根据要求组织实施管理
检出社区高血压患者
逐步开展危险因素的监测
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
建立高血压病人管理信息系统
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流程
社区人群
发现
高血压患者
非高血压患者
确定
一般对象
每年随访管理
分组管理
非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分级
分层
分组
筛查
登记管理
重点对象
重点组好转组稳定组
社区全人群干预
社区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
方式:画廊、专栏、版报、广播
内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预防
和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
活动:全国高血压日暨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
上海市卫生局从1995年起,选定每年9月或10月的一周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周”。
1998年,国家卫生部把每年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
上海市随即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周”定为每年10月8~14日。
同年检出者进入高危管理年份及日期
依次为从检出当年始往后逐年血压值
只要具备以下选项之一即可判定为高危对象
高危人群
患者管理—检出途径
35岁以上首诊测压
患者来院就诊登记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签订团队服务协议
组织居民健康检查
各种健康相关活动
如:人人测血压、60岁以上老人体检
诊断与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注:
1、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级
2、诊断标准:
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于非同日进行三次血压测量,如有
两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3、血压值—分级依据(就高原则)
血压分级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