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来自中国的无国界医生.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来自中国的无国界医生.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7/9/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来自中国的无国界医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来自中国的无国界医生
80后曾思斌,
穿行在南苏丹的后勤“总管”
南苏丹,这个2011年7月9日正式宣告独立的全球最年轻国家,其实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著名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饥饿的女孩》就取材于此。照片上,瘦小的苏丹小女孩奄奄一息地趴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身后不远处,一只饥饿的秃鹰正贪婪地紧盯着这个小生命。
“南苏丹是世界上常规免疫覆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有75%的民众仍然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护理,超过九***口每天靠不足一美元生活。常年暴力冲突和局势不稳,人们背着枪出门,这些因素也使外界的人道援助供应加倍困难。”来自四川绵阳的80后志愿人员曾思斌这样介绍。
在当地一个叫皮博尔的地方,那里大约每4个小孩就有1个活不过5岁。死亡原因,是由于疟疾、十二指肠溃疡、麻疹、肺炎等在大城市很容易治愈的疾病而引发;而黑热病、几内亚线虫病这些我们很少听说的奇怪疾病,也会瞄准这些幼小的身体;很多母亲死于与妊娠有关的并发症。医疗诊所严重缺乏,病人往往要长途跋涉,甚至徒步数日,才能就医。去年,曾思斌和同事来到了设在当地的医疗点,为16万村民服务。
这个被人们称为阳光型的后勤“总管”,在无国界医生的皮博尔医疗点里,大到与政府、警察局、救援飞机的联络,以及去偏远村庄外展、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小到电线、插座、电池,甚至一根螺丝钉的管理,都是曾思斌的工作范围。
日前,记者在跟随无国界医生的两辆车前往Gumuruk的路途中,曾思斌每半小时便通过无线电报话机向无国界医生组织设在朱巴的协调办公室汇报路上的情况。因为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灌木、杂草丛生,据说,在冲突频发的时候,一些武装分子就守候在灌木丛里,随时都有出来滋事的危险。
刚到外展地,还没做好装备,已经有不***女带着生病的孩子,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曾思斌所在的外展团队,为这些儿童免费提供治疗及营养食品。那些严重营养不良、无法自己进食的病童,他们会把病童和看护人一起接到无国界医生基层医疗中心住院治疗。
尽管工作非常辛苦又赚不到什么钱,但每次看到大批黑人母亲和孩子病愈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曾思斌心里都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
美丽屠铮,
名震利比里亚的“中国玫瑰”
今年39岁的屠铮出生在广西桂林,父母均是医生。在香港科技大学生化系攻读理学博士时,屠铮听说了“无国界医生”。它是1971年在巴黎成立的一个非盈利组织,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后勤管理等人员组成,主要针对战争、内乱、天灾等地区的难民或贫民给予医疗援助。自1999年获得诺贝尔***后,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每年有3000多名志愿人员在约60个国家服务。
2007年3月,已在北京一家著名医院工作的屠铮,正式加入“无国界医生”,被派往利比里亚执行救援任务。这个仅有300万人口的小国,因14年的战乱导致20多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更令她吃惊的是,该国注册医生仅有121人,婴幼儿死亡率为32%,这意味着当地3万人才有一个医生,而10个孩子中大约有3个会夭亡。屠铮注意到,这里的孩子通常是按出生日取名的,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如果一个星期后孩子还活着,才会取一个正式的名字,而幸运存活下来的孩子,“星期几”则成为他们的昵称。
利比里亚属于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超过5000毫米,素有“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