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顺势而为.pdf

格式:pdf   大小:38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顺势而为.pdf

上传人:小辰GG 2022/12/15 文件大小:3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顺势而为.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顺势而为 】是由【小辰G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顺势而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很多积重难反的事。有人不识其重,而想去反,结果被势碾得粉身碎骨,家破人
亡。这就是对势的认识不够,智慧不够。
二,天意与人为。
“反之,力也。识不早,力不易也”,要反就必须有力,要有挽狂澜于既倒
的力量。没有力量如何去倒转乾坤呢?力反过来了,就是一种势,这是势与势的
斗争。但如果你的智慧不能识几,认识不够,就算你有这个力量,要想去扭转乾
坤也是不可能的。积重难反,但如果你能识几,认识得早,在其还未成势的时候,
或是成了势还没积重的时候,就可以反。识不早,就说明你未见几,没有先见之
明,就是有力也不行。识得早,就可以着力,也就可以反。
“力而不竞,天也。”有时即使识得早,见了几,且尽了力,仍未能改变势,
那就是天意在起作用了。天的作用是说不清楚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在人
为,无其人就无其事,要成一个事,必须万缘俱足。你在谋的时候不一定能达到
这种万缘俱足的状态,我们人总会有认识的盲,区有认识不到的地方,不可能什
么事情都能按照计划的进程去运行。
以前有位老和尚就说:“福不可享尽,好话不可说尽,势不可使尽”。人算不
如天算,人的认识是局限的,爱因斯坦曾说:认识的半径越大,未知的空间就越
大。这个未知地带,就是天。运气好,天佑之,就顺;反之,则不顺。当年刘邓
大军过淮河时,后面国民党军队只有几十里地了。在刘邓大军刚刚过河后十几分
钟左右,国民党军队就赶到了河边,正准备过河,山洪暴发,淮河猛涨,国民党
军队就只有望河而叹:此乃天意!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
“不识不力,人也”,智慧达不到,力量也达不到,不去认识,不出力气,
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去动作,想坐享其成,懒惰成性,而势不能反,那就是个人自
身的问题了,是个人的责任问题。要谋而后动,谋了不动不行;不谋而动也不行。
常言道“善怪怪自己,不善怪怪别人”,作为我们自身,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
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进行规范,提高自己的修为,优化我们的智慧,美化我
们的道德,就可以认识势、识别势,甚至去造势、转势。在社会活动中,作为领
导,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或者是个人,都要善于认识势,要善于用势,还要
善于成势。势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务实。前面我们就讲过:“务实,胜也;名
胜,耻也”。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要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地去用势,去成势,
不能投机取巧,装神弄鬼,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天乎?人也,何尤!”究竟是天的力量呢?还是人的力量呢?有这么两句
话:“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另一句“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两
句都有其道理。实际上作为一个人,要时常自责,要随时鞭策自己。禅宗就经常
讲禅门锻炼,禅门警策。儒家也是如此,讲究三省吾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迁善改过。这些都是对我们启迪,就是要开发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连主观能
动性都没有,如何对势有所作为呢?如果连人基本的都做不好,有何以谈天呢?
先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天要如何,由它去吧!
王廷相的理势观彭建渝
理和势是标志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哲学范畴,是中国哲学
家与兵学家极为关注、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而作为特殊事物的人类社会发展是
否具有客观趋势,是否具有内在规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由先秦开始,在中国经
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王廷相在对“势”进行全面阐发的基础
上,将“理”这个范畴引入历史观,使“理”和“势”成为一对哲学范畴,对后人
尤其是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有着直接的启发意义。
宋明时期,随着理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王廷相反思宋朝的覆灭和蒙古贵族
的入主中原,与宋儒的理学体系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他在与朝内的宦官势力的抗
争中屡遭陷害,屡被贬职,这使他在所著中更多地关注了王朝的盛衰、社会的乱治
和君子大贤的当政处世之道,因而在历史观领域作了大量精彩的论述。他在柳宗
元“重势”历史观的基础上,全面拓宽了对“势”这个范畴的论述。不仅如此,
他还最终将“势”与“理”联系起来,看到了势中有理,提出了“理势必至”和“理
随势变”的著名论断。但正如他在宇宙观上重气轻理一样,在历史观上他也过多
地注重以“势”阐明历史问题,而忽视了对势中之理的详尽阐发。这与他反对宋
儒空谈天理而不重实务有关,矫枉过正,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
王廷相首先继承了柳宗元用“势”解说封建制的作法,肯定了郡县制的必然
性、优越性,持历史发展的进步观点,体现积极进取精神。他说:‘儒恶秦郡县,
私也。’王子曰:‘势也,非秦也。虽一人之私也,天下之民利之,则天下之公也。
秦之蔑不与焉’。”这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所阐述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王廷相在继承了柳宗元对封建制的解说之后,对其它的历史现象也用“势”
的观点展开全面论述,从而使“势”这个范畴的特性有了更多的拓展。
(一)日趋之势,不期而至,人所不察。有人认为“世道日文”是“帝王之所尚”
的结果。王廷相予以驳斥,并阐明了势“日趋”的特性。他说:“非然也,势日趋
尔。蒉桴土鼓,而金石丝竹作焉;陶匏扫地,而玉瓒崇坛起焉;茅茨土阶,而琼宫瑶
台兴焉;此不期而至者也,非日趋之势乎?”他在《慎言·文王篇》中再次强调:
“古之乐也朴,今之乐也文;古之乐也淡,今之乐也***,日趋于变然也”。
气候的寒暑变化也是日趋而成。他在《雅述·上篇》中说:“日有南北之躔,
故阴阳有寒暑。然寒而暖,暖而暑,暑而凉,凉而寒,其所由来渐矣,非寒与暑会于
一朝也。”为学也应顺乎日趋之势,才能有所成。《慎言·潜心篇》云:“有所得而
集饷,何异临渴掘井?”王廷相为消弥危乱积势,提出:“崇节俭,禁侈逾,为天下养
财;敦教化,尚气节,为天下养义;谨关塞,择将才,为天下养兵。”
(三)时变势殊,法不可守,圣人求变。
有人墨守成规,谓先王之法不可变。王廷相则认为圣人亦欲法常相守,然“常
则弊”。他说:“立法者,圣人也。法久必敝,势也。使圣人在,亦必救而更张之,
非救法也,所以救社稷也。执先王成宪,谓不可改,且以恐人者,乱道也,奸人也。
由夫斯人之徒也,其如社稷何?”他认为,宋神宗、荆公之变法,后世议之不实,原
因在于:“彼以财利言,非救弊也。变之迫,非以渐也。”因而,非变法不可,盖于变
处、变途应斟酌矣。
时变势殊,法不可守,圣人求变,王廷相以此斥责了因循守旧者。《慎言·君子
篇》云:“迂儒强执,不识古今之宜;鄙儒依阿,不顾国家之计,俗儒浅陋,不达治忽
之机,皆不堪委任。”《慎言·御民篇》又云:“故执古者失于时宜,徇俗者蔽于因
陋,守法者惮于更革,举不足以论机也。”因循守旧者是不合时宜的。有人狡辩说,
法无不弊,变亦弊。王廷相驳斥道:“然可坐视哉?权其利害多寡,变其太甚可也。”
王廷相认为变法的要诀是:“渐。春不见其生而日长,秋不见其杀而日枯,渐之义
也至哉!”
(四)势不可返,随寓而安,修志俟时。
孟子的仁政为什么不能行于战国?王廷相认为,这非“齐梁之君之罪,”而是
由战国所处的“不可返之势”决定的。他论证说:“天下有不可返之势,故有不可
为之时。……当是时,秦为富强之国,其民勇于战斗,视山东之国,不啻什之二矣。
六国之合从,亦岂其势之得已哉?攻己国也,不得不以兵应之;攻与国也,不得不以
兵应之。秦人一出,而六国之人皆动。当是时也,民免于死亡困苦,不可得矣。虽
有圣王不忍之心,仁义之政,安可从而施之?故曰势之不可为也。”王廷相在《雅
述·上篇》引用孔子的感叹,描述了这种“势不可返”的特点。他说:“子在川上,
见水之逝,昼夜不息,乃发为叹,意岂独在水哉?天道人事物理,往而不返,流而不
息,皆在其中,不过因水以发端耳。”
王廷相认为,身处乱国,当以保身为重,不可逆势而动。他在《雅述·上篇》
说:“古圣智之人,虽任其道而行,亦酌乎时措之宜,盖明哲自处,保身为重耳。是
故仲尼居乱国而无虞,箕子遭恶主而获免。后人不量时势而进,卒至以身当祸,虽
徼赫赫之名,终失大雅之度矣。”《慎言·文王篇》则直言之:“势有所轧,时不可
为也。时不我与,为之何益?”他在《慎言·小宗篇》中总结道:“是故君子修志
俟时,而无意无必焉。强以趋时,不契于几,不见道者之常尔,如时义何哉?功不足
言,而志已顿刃矣。是故‘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王廷相以“势不可返”的观点,斥责了背时而作的迂儒慕古者。《慎言·保傅
篇》云:“圣人不作无益,顺其治而缘人之情,求归于治而已矣。必言可井者,迂儒
之慕古也。势终不能,徒生扰攘尔。”井田制只能是明日黄花,宜于古而不宜于今。
他又说:“执今之文,而欲天下之民乐生,是执火而求凉也,得乎哉?”他在《慎言·御
民篇》总结道:“天下之势,变而不可返之道也,先王之治迹顾可返之哉?故圣人守
道以御时,因势以求治。”势不可返,修志俟时,因势求治,不谬矣。
(五)势虽无心,道德****俗,由此滋生。
天无心,势亦无心。《慎言·五行篇》云:“天地之生物,势不得不然也,天何
心哉?强食弱,大贼小,智残愚,物之势不得不然也,天又何心哉?世儒曰天地生物
为人耳,嗟乎!斯其昧也已。”天无心为善恶,势之本意即“不得不然”,势亦无心。
势虽无心,臣之贪廉,人心道德,由此滋生。《慎言·保傅篇》云:“清明之朝,
其臣多廉;浊乱之朝,其臣多贪,势使然也。”《雅述·下篇》揭示无心之势,借助利
益驱动,官法懈怠使人心移。他说:“利之所在,奸必趋之,官法漫涣,弊乃日滋耳。”
势虽无心,性情脾气,社会****俗,由此滋生,王廷相认为,北方少数民族所以
“难治”,西南少数民族所以“安顺”,均由“势”所致。《慎言·保傅篇》云:
“北虏之难治,势也。不植五谷,必畜牛羊,畜牛羊必就水草,是无恒居可依也。人
不咸有畜,其贫者以射猎治生,是艺骑所由精也。无恒居,则不惮于转徙;艺骑精,
故易于为窃;食不足以养,故易于轻生,故曰势也。西南诸夷,碉砦为居;西域诸国,
城廓土著,非要功于夷,则终世安顺,亦势也。”圣人对北方难治之少数民族,必因
势利导,“治其城郭,修其生理,使其各有定所可依,定业可恋,久而安,安而成俗,
自无转徙窃发之患矣。”
在历史观上,与大量的有关“势”的论述相比,王廷相对“理”阐发则稍嫌薄
弱,这与他在宇宙观上“重气轻理”以抗宋儒“侈谈天理”的理论倾向是一致的。
而且,王廷相在整个著作中,对“理”的论述偏重于“理”与“气”的对举,而“理”
与“势”相结合的论述则相对较少。这儿先简要介绍王廷相在理气关系上所持观
点。
王廷相从他的“元气之上无物”的宇宙观出发,在理气何者为本的问题上,
提出了“气为理之本,理乃气之载”的著名论点;在理气何为生者的问题上,他认
为:“理根于气,不能独存也”。王廷相针对程朱学派“理一分殊”观点,驳斥道:
“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世儒专
言理一而遗万,偏矣。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各个差别。”既然理不离气,气构
成万物又各有变化,则不同之物应有不同物之理,故“气万则理万”。理随气而变,
随物而迁,无万世不变之理,这与下文即将谈及的历史观上他的理随势变思想,是
完全吻合的。
柳宗元用“势”说明封建制的起源及郡县制的取代,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产
生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皆由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决定,但并未看到必然趋势中所蕴
含的规律性。王廷相用“势”考察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宇宙观上在批判理学的过
程中又发现理在气中、理随气变,故最终断言“势”中有“理”,历史必然趋势中
含有客观规律。王廷相将“理”引入历史观是完全合乎自身逻辑的。
理在势中,治乱相间,理势必至。《雅述·上篇》说:“民苦思乱,乱久思治,
治则思休,乃理势必至之期也。汉惠、高后之际,奚有先王经国之谋以施诸世?而
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直以海内脱战争之苦,遂生养之计,故上下乐于休静耳。”汉
惠、高后能够做到无为而治,乃由于大乱之后民欲休养生息,所以奚有谋而天下晏
然,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这不仅是势之必然,而且蕴含一定的规律性。故曰“理势
必至”。
理随势变,古今相异,因时致宜。“儒者曰:‘天地间万形皆有敝,惟理独不朽’,
此殆类痴言也。理无形质,安得而朽?以其情实论之,揖让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
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行于前者不能行于后者,宜于古者不能宜于今,理因时致
宜,逝者皆刍狗矣,不亦朽敝乎哉?”“无悬空独立之理”,理存在事物之中,时代变
迁了,事物发展了,历史前进了,理亦随历史趋势之变而变,无万古不朽之理,变化
之“理”的法则是“因时致宜”。
“理势必致”和“理因时致宜”这二个重要命题,使中国哲学在历史观上达
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王廷相重势轻理的偏向使他最终没能全面揭示“理”与
“势”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课题是由清初的王夫之完成的。